近日,海尔宣布旗下首个AI赋能的多联机互联工厂正式投产,同时首个大模型AI中央空调也实现了量产下线。
“这座全球最大的AI多联机制造基地,引入了55项智能技术,自动化率达到60%以上,能够快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海尔智家副总裁、海尔智慧楼宇总经理付松辉表示。
AI技术赋能制造业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革新,AI大模型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成为助推科技高质量发展、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推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如何以AI技术赋能制造业,以实现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走进海尔胶州中央空调互联工厂,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机械手臂正精准装配部件,监控大屏上实时更新着生产数据,AGV小车穿梭其中,一片高效协同的繁忙景象。在产品生产线上,各生产环节借助AI算法和实时数据分析,实现了智能装配、智能化调度。
海尔方面表示,产品研发过程中,AI技术的应用从设计阶段实现了舒适与节能的平衡——单台48匹行业最大冷量,减少了设备用量约10%,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同时,海尔中央空调搭载了AI场景专用芯片,以AI算法提升运行节能约15%,综合机组运行降耗效果实现节能30%。
在AI体验环节中,传统的手动开关机、定时设置等变成了屏幕上的一个个指令。通过手机、电脑,在线就能进行设备启停、模式预设、能耗查询,还有异常提醒功能,大大降低故障率。基于自主芯片,系统能够更好地分工协作,使得AI算力大幅提升,支持每秒百万级条指令,让空调系统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温度、风速和风向等,AI变身24小时工作助手。
海尔方面介绍,产品出厂前,还要通过视觉识别、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AI智能技术,进行全过程智能质量检测,确保每个产品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最后,再结合数字化智能仓储管理及智能任务调度技术,实现精准、快速配送。
以质量检测为例,传统人工检测容易出现漏检、误检,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该工厂通过集成视觉识别、传感器和人工AI智能技术,实现了全过程智能质量检测。行业*的AI充氮动作识别技术,在无充氮动作或充氮位置错误时自动报警停线整改,保证充氮效果,从而提升焊接质量和产品稳定性;行业首创的卤检机器人AI学习场景,利用AI视觉自动识别学习需要检漏的焊点,传输给机器人自动识别焊点检漏,减少漏检,在保障产品性能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头部玩家逆势加注
值得一提的是,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该工厂主要生产的是中央空调。据V客暖通网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2024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销量在2022年下降2.96%、2023年上涨2.2%后,出现17.8%大幅下滑,这也是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历史最大年度跌幅。
不过在市场下滑的同时,头部白电玩家却纷纷逆势布局这一领域。如美的、海尔、海信等家电巨头,其先后于2020、2022、2023年成立智慧楼宇事业部,将业务模式从产品售卖融入楼宇系统解决方案,此外如新玩家小米也在今年2月发布米家中央空调Pro,选择入局中央空调市场。据艾肯网《2024年度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报告》与《中国中央空调存量市场报告(2024版)》数据,市场份额占比在2%以上的14大品牌总份额在近三年持续提升,其总量2024年已超过77.7%。
根据海尔智家财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营收为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其中,海尔智家智慧楼宇全球收入增长达到15%,规模突破100亿元。据产业在线报告数据,2024年海尔智家智慧楼宇整体份额(国内+出口)为9.3%,进入行业前三。其中,海尔智慧楼宇产业国内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10.5%;出口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12.5%。
奥维云网《2024年中国房地产精装修中央空调市场总结与展望》报告中指出:在央空下一轮技术升级周期中,智能化和节能化将成为主流,品牌商将加大对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及空气净化功能的研发,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和环保性的需求。此外,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优势明显,但内资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本土化服务,正在缩小差距,未来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