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这份成绩单有点意思
看到京东健康最新财报时,我第一反应是:互联网医疗这个赛道果然还在加速。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经营盈利翻倍增长,这个增速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确实亮眼。更值得玩味的是,他们不只是在卖药——和礼来、拜耳这些药企巨头的战略合作,智慧血糖管理体系的搭建,还有与协和医院的AI门诊合作,明显是在下一盘"医疗+科技"的大棋。
让我想起平安好医生的剧本
这场景莫名熟悉。记得今年8月平安好医生发中报时,财报前股价还跌了近7%,结果业绩超预期后直接冲高到18.2港元,创下四年新高。但后来股价就像坐过山车,现在又回落到15港元附近。你看,市场对互联网医疗企业总是这样——既为业绩惊喜鼓掌,又对持续性将信将疑。京东健康现在这个28.7%的增速,会不会也面临同样的期待与质疑?
新特药首发背后的算盘
财报里最让我在意的是"新特药全网首发"这个定位。把恒瑞的干眼症新药、拜耳的乳果糖这些独家产品放在平台首发,这招够狠。相当于在医药电商这个红海里硬生生划出块蓝海。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平安好医生也是靠与迈威生物的合作刺激过股价,但单靠合作带来的短期刺激能维持多久,各位老铁心里都得打个问号。
智慧医疗的故事能讲多久?
和鱼跃、三诺搞智慧血糖管理,跟协和医院玩AI门诊,这些动作看着高大上,但咱们得清醒——医疗信息化可是个烧钱的无底洞。看看平安好医生,虽然医疗生态布局被机构看好,可市场还是时不时担心它的盈利持续性。现在京东健康经营利润率冲到历史新高的8%,后续要维持科技投入和利润增长的平衡,这个走钢丝的功夫可得练好。
流感季可能是下一个催化剂
美银证券提到在等流感季节明朗化,这话里有话啊。互联网医疗平台向来是"小病引流量,大病赚利润",要是今年冬天流感爆发,线上问诊和药品销售大概率会再冲一波。不过别忘了,去年冬天平安好医生也吃过疫情红利的甜头,但季节性因素消退后,股价照样要面对现实考验。
作为老韭菜,我的建议是:这份财报确实漂亮,但千万别被单季度数据冲昏头。互联网医疗这个赛道,既要看业绩增速,也得盯紧现金流;既要看战略布局,也得验证落地效果。要不要跟这趟车,各位还得自己掂量——毕竟医疗行业的政策风险、科技投入的不确定性,可都不会写在财报的漂亮数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