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30 10:27:44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河南
孩子
发表于 2025-01-24 11:46:06 发布于 浙江

中国飞鹤从2019年11月上市至今已经满4年,股价先是在1年里从7.5港币的发行价涨到25港币,随后又跌了整整3年,最低价跌倒3.4港币附近,当下5港币左右,真是结结实实做了一回过山车。

导致股价下跌的因素,一个是企业盈利的下滑,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隐含预期——新生儿减少(几乎已经被网络专家科普成常识),所以奶粉肯定未来是卖不动了。

新生儿数量日趋减少的历史大势确实不可逆,但是具体到中国飞鹤这家上市公司来说,是否前景一定特别黯淡呢?

第一个关键问题,新生儿的数量到底有没有底?

答案不能线性外推,必须靠数据。

第一步:先计算未来20年(2025—2045),已婚的孕龄妇女(20岁—40岁)的数量。

2025年至2045年,我国总出生人口为2.27亿人,按照近年来男性别比例为1.12左右,匡算女孩出生数量为1.06亿人。

第二步:计算女性生育新生儿数量

根据2022年数据,中国男性终身不婚率为3.25%,女性为0.24%,49岁以下女性终生不育的女性女性为5%,则处于孕龄的生育的女性数量为1.06*0.95=1.007亿人。

截止2023年,总和生育率为1,也即是平均每个孕龄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为1个。那么未来20年,总共有1.007亿新生儿出生,也就是每年平均500万新生儿。

在没有任何政策刺激的情况,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未来20年,平均每年500万新生儿,2024年新生儿数量954万,基本上就是再跌40%左右就到底了。

第二个问题 飞鹤的业绩与新生儿数量相关性有多大?

中国新生儿数量从2016年的最高点1786万跌到现在954万,跌幅是50%左右,但是诡异的是,飞鹤的业绩却从不到37亿,疯狂上涨到200亿,涨了近5倍!

这两组数据他们居然是完全的负相关!我看到这个数据时,也大跌眼镜。

为何新生儿人数一直在下跌,但是飞鹤的营收不断上涨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婴幼儿奶粉的市场份额变化。

2017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1053亿。

观察市场结构,得出两个结论,其中第二个结论更重要。

结论一:2017年婴幼儿奶粉基本由外资品牌主导,前4名全部为外资品牌。

结论二:前8名累计份额市场58.9%,可以说市场高度分散,还有有40%的份额在小品牌手里。

2023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1150亿元,基本和2017年持平。

通过对比,可以得出3个结论

结论一:国产品牌在6年里强势崛起,主要是飞鹤和伊利,但有些过程品牌掉队了,如圣元、贝因美。

结论二:国产品牌虽然抢了外资品牌的部分市场份额,但抢占了更多不知名品牌的份额。

结论三:市场集中度大幅上升,2023年,市场前6名合计67%。

在新生儿数量不断下降的6年里,飞鹤的增长超越了所有的国产同行,市场份额高居第一。

第三个问题,飞鹤异军突击靠什么?

网上的说法总结很多,我也没有找到确切的核心竞争力,可能的原因有2点。

1.精准的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飞鹤通过“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品牌定位,成功与外资品牌和国内其他品牌隔离开来,通过高频的线下地推活动(每年50万场线下活动),强化了品牌认知。

2.高端化布局,聚焦高端和超高端产品,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占据了高端份额。

奶粉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的是父母,用户是子女,刚出生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人,是为人父母的意义所在。从本能心理上,父母想给孩子最好、最安全的奶粉,一旦父母给孩子选择了一个品牌,只要没什么不良反应,就几乎不会再换品牌,这导致奶粉的用户粘性极强。

所以,奶粉越便宜越不敢买,哪怕是贵一些,父母才更加心安,这点和高端白酒的特性居然有几分类似,贵的才是好的,好的才会贵!所以飞鹤的奶粉虽然贵,但是很好卖

第四个问题:飞鹤未来前景如何?

当下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已经由春秋混战转向战国七雄,经过残酷的淘汰赛,能留在场内的都不是吃素的,都有自己的忠实客户群。未来新生儿数量不可逆的持续下滑,未来的淘汰赛会更加的残酷。

假设未来婴幼儿奶粉市场整体萎缩至800亿,我拍脑袋有三种可能。

悲观预期:飞鹤同步萎缩,同样是17.5%的市场份额,飞鹤营收降至140亿。

中性预期:飞鹤营收不降,能够保持在200亿左右

乐观预期:飞鹤吃掉其他品牌的份额,营收增长至250亿,市占率达到30%。

目前市场还有30%的份额集中在小品牌手中,如果这些小品牌出局,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了,我个人更倾向于中性预期。

此外还有几点,让我对飞鹤有好感。

一是分红慷慨:上市仅仅5年不到,飞鹤的分红额(137亿港币)已经达到了其融资额(70亿)的2倍左右,真是罕见的慷慨。

二是资产负债表极其强壮。资产负债率极低,账上现金都有100亿,占了总资产的1/4,净资产的1/3,很少有息负债

三是资本开支接近尾声。婴幼儿奶粉已经普遍产能过剩,资本开支都在减少,飞鹤2024年资本开支1—2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主要的问题

1.城头变幻大王旗。过去几十年,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变化极大,2008年的三鹿事件成为民族之痛,伤害了无数的孩子和家庭,让整整一代人对国产奶粉不再信任,外资品牌主导了十多年。飞鹤、伊利多年的努力才逐步回到市场头部地位。

婴幼儿奶粉是极其特殊的市场,所有的客户存续期都是3年左右,客户全部3年一更新,几乎是全部清零,市场份额变化极快,这就让品牌方时刻处于胆战心惊的地步,谁也没有躺着吃老本的资格。

2.营销成本巨大。飞鹤的毛利率高达65%以上,看起来让人艳羡,但其营销开支高达67亿,几乎和成本相当,是其归母净利的2倍!为了保证市场份额和知名度,营销成本非常刚性,即使营收下降,营销成本仍旧保持且继续向上抬升,对于盈利是巨大的啃噬。

3.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冷友斌一人持股43%,其余高管持股约20%,外部投资者中刘永好、王永华合计约5%,一股独大、董高监一肩挑的格局很明显,公司治理风险大,民企的通病。

理想买入估值

根据18家券商研报预测,飞鹤2024年净利润约为36亿,ROE约为14%,上市以来最低ROE为13.86(2023),取平均值13.9%。

港股买入基准为10%,则理想买入PB为1.39≈1.4。

2024年末预计每股净资产3.3港币,则理想买入价为4.6港币。

2025年1月23日 山东潍坊

作者:汇编室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