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4 09:25:2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碧桂园80亿债务重组玩出新花样!强制转股方案暗藏致命杀机

  碧桂园这波操作,让我想起当年的佳兆业

  今天早上刷到碧桂园在港交所的公告,好家伙,又是发可转债、又是搞股权激励、还要卖子公司抵债,一套组合拳打得眼花缭乱。这让我想起去年佳兆业境外债重组成功时,股价瞬间暴拉30%的场面。不过这次碧桂园的动作更复杂,咱们得掰开揉碎看看。

  债务重组就像给气球放气

  碧桂园这次的核心逻辑很简单:用新债换旧债、债转股、卖资产回血。这就像给一个吹得太胀的气球慢慢放气,避免“砰”的一声炸了。历史上有过类似操作的房企不少——比如龙光集团,当年80%债权人点头后股价当天涨了8%;更夸张的是Wolfspeed(虽然它不是房企),破产重组完直接股价翻了11倍。但别忘了,这些案例都发生在市场情绪回暖期,而现在行业还在寒冬里哆嗦呢。

  关键看“强制可转债”这把双刃剑

  公告里最扎眼的是“强制性可转换债券”,这玩意儿相当于对投资人说:“现在还不上钱,但以后可能让你当股东”。参考碧桂园自己上次境外债重组后的表现,市场确实给过面子,毕竟百亿美元债务瘦身能省下大把利息。但强制转股的风险在于,如果未来股价趴着不动,投资人等于被绑在沉船上。这就和佳兆业当年纯展期不同——后者给了喘息时间,而前者更像一场对赌。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看着碧桂园现在的情况,我总想起2021年恒大暴雷前的场景:也是拼命卖资产、搞股权运作,但最终没扛住行业雪崩。当然,碧桂园这次有两点不同:一是动作更早(还没躺平就自救),二是方案更系统(不是拆东墙补西墙)。不过房地产这行当,有时候单家企业再努力也难挡大势,就像龙光后来虽然重组成功,但碰上销售端持续冰冻,股价又跌回去了。

  咱们小散该盯紧什么?

  如果你手里有碧桂园股票或债券,接下来得重点关注两件事:一是债权人表决比例(像龙光那样超80%才算稳),二是卖资产的买家成色(别像某些房企把资产贱卖给“自己人”)。历史告诉我们,这类重组短期能炒一波预期,但中长期还得看房子能不能卖出去。

  (放下手机叹了口气)说到底,房企自救就像病人做手术,方案再完美也得看术后恢复。这次碧桂园能不能成为下一个佳兆业,还是沦为反面教材?市场会给答案,咱们保持观察就好。记住啊,这种行情下宁可错过也别乱伸手,毕竟本金才是亲生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