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企业在科技领域的探索逐渐落地。
据碧桂园服务近期披露,截至今年10月20日,其自主研发的清洁机器人已在广州、北京、上海、大连等地的17个项目中投入使用,展现出强大的场景适应性与稳定的作业能力。碧桂园服务还宣布,其清洁机器人已进入量产阶段,年内计划落地220个项目突破1000台。
清洁机器人并非新鲜事物。碧桂园服务此番自研,是因为在现实场景的应用中出现了无法回避的痛点,促使碧桂园服务迈出这一步。
据碧桂园服务方面介绍,社区场景的复杂化,让市场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在社区公区的清洁中适应性不高,是碧桂园服务选择自研清洁机器人的原因。
碧桂园服务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赵晓光表示,社区需要深度定制的机器人,不仅能实现干湿分离、满足长时间连续工作的需要,还要能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比如灵活穿过半开的消防门,能适应绝大多数的住宅物业项目。
在实践的过程中,碧桂园服务的自研清洁机器人能够适应社区清洁中的复杂场景:例如通过边刷聚拢、中扫卷入尘盒处理石子、螺钉、纸团等固体垃圾,“活水洗地+浮动刮板”系统能即时回收污水,对酱油、可乐等常见湿垃圾实现“即洗即干”等。
赵晓光表示,碧桂园服务拥有丰富的服务场景,包括空间数据、住宅公区各类障碍物和垃圾信息、语义等数据,对于机器人硬件定制、训练各类模型和现场实际跑机测试都提供了巨大的数据支持,使得产品更“懂”物业。
碧桂园服务布局这一市场,除了自用以外,还有商业化落地的可能。碧桂园服务总裁徐彬淮分析称,碧桂园服务对管理的超8000多个项目梳理后估算,目前清洁机器人自身需求量在3万台左右;碧桂园服务在物业服务市场约占据3%的份额,据此推算行业的需求量在百万台以上,清洁机器人的迭代较快,未来这有望成为千亿规模的行业。
碧桂园服务总裁徐彬淮在清洁机器人展活动现场表示,物业行业正加速迈向以数字化、人工智能与AIoT为核心的未来。自主研发并推出清洁机器人,正是将这一认知转化为行动的“关键一步”。
碧桂园服务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是物业行业的共识,也是必不可缺席的领域。克而瑞物管调查显示,2024年,92.86%的头部物业企业高度关注AI大模型的行业落地,42.86%的企业已将其应用于具体业务场景,推动数字化管理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