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8 16:18:19 股吧网页版
银行零售信贷“缩表”,调整期持续?
来源:券商中国

  近期,部分股份行将信用卡透支利率降低至“0”,打破0.05%的透支利率标准,以期以价换量。

  信用卡贷款余额是零售板块个人客户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上述措施的调整,是银行在零售“寒季”争夺存量客户的举措。

  从财报数据看,今年多家上市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负增态势进一步扩大。除了信用卡贷款余额外,近两年,消费贷、按揭贷、经营贷等银行零售板块的贷款投放出现了增量下降、风险上升的趋势。

  零售信贷持续“缩表”

  近两年,不少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和交易额,均处于收缩趋势。

  与上一年还保持正增长不同,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国有大行中,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今年6月末的信用卡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分别下降了13.88%、5.67%、1.06%、1.04%。值得一提的是,6月末,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信用卡余额还保持了较上年末2.79%、5.98%的正向增长。

  股份行的信用卡投放继续延续负增态势,其中,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信用卡余额均较上年末下滑,下降区间在-1.01%至-9.23%。此外,“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的信用卡贷款投放和交易额也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缩表情况。

  实际上,除了信用卡之外,整体零售板块均处于“调整期”。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17家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个人信贷投放余额相较上一年末处于“缩表”状态,包括6家股份行、7家城商行以及4家农商行,相较2024年末上市银行个贷缩表的面积(11家)进一步扩大。

  相较2024年末的个人贷款和垫资规模,股份行中的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下降幅度在0.48%至2.65%区间。

  华泰证券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对公贷款平稳增长,零售需求仍待修复。上半年上市银行新增的10.2万亿贷款中,对公、零售、票据分别占比88%、11%、1%。对公贷款新增9.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多增;零售贷款同比少增1707亿元,其中大行同比少增1805亿元,反映零售需求仍待修复。

  “调整期”还在持续

  回顾这一趋势,要从零售板块的最大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收缩开始。2023年起,银行零售信贷投放数据随着个人按揭住房贷款的突然下滑,开始出现拐点。

  根据央行披露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数据,2023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7万亿元,同比下降1.6%。这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也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余额下降。

  随后个人住房信贷连续保持负增。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末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68万亿元,同比下降1.3%;2025年二季度末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下降0.1%。

  同样,上市银行披露的2023年财报也展现了这一重要拐点,六大国有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均呈现负增。银行零售信贷投放规模缩表的态势延续至今。

  不过,多家银行高管也承认,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稳步落地,零售投放会逐步展现回暖的节奏。

  零售业务被视为穿越经济周期的重要保证,但是告别过去“跑马圈地”时期,在经济发展放缓后,银行零售业务展现了对利润的拖累,需要思考的是,这背后的症结点在哪里,银行发展零售业务需要改变哪些思维?

  中金研报分析认为,正确理解零售业务、接受转型的长期性,并融入激励考核指标体系,是零售体系化能力建设的保证。零售转型成功标准并非简单存贷业务或营收利润的结构性比例,而是衡量目标客户的市场份额,即客户基本户的归属。因此,强大的零售银行必然是零售财富银行,以专业能力赢得零售客户钱包市场份额。此外,由于目标客户数量多、金额小、诉求纷杂以及金融机构内部信用卡、消费贷、财富管理等业务驱动规律差异化,需要强大专业的数据、流程在内的体系化能力支持,目前大部分机构仍处于建设窗口。

  零售信贷风险还未见拐点

  伴随零售贷款增速的下降,零售风险继续抬升,短期难言拐点。

  华泰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A股42家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下降了10个BP至1.29%;相比之下,上市银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提升2BP至1.23%,零售贷款不良率仍呈现提升趋势,但不良率上行斜率趋缓。

  具体看,零售各个板块均呈现风险上升,其中按揭贷款、消费贷、信用卡、经营贷不良率较2024年末分别上升20个BP、12个BP、19BP、26BP至0.87%、1.59%、2.60%、1.66%。华泰证券研报认为,上述零售信贷风险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房价波动,购房者还贷压力加大,以及居民收入能力有待提振,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较有压力等。

  对于零售坏账何时能见顶的问题,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在该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交流会上坦言,零售贷款风险上升的趋势未见拐点。

  王颖认为,与个人按揭、小微和消费贷款相比,信用卡的客群更为下沉,对风险的敏感度也更高,可将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形势变化作为零售信贷风险走势的先导指标和重要参考。

  王颖回顾并分析了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变化的历史数据:全市场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在2019年出现了上升的端倪,至今的六年里,全市场信用卡贷款不良率除了在2021年略有改善和回调之外,其余时间始终呈现上升趋势,未见拐点。零售信贷风险的明显上升始于去年,目前仍处于风险持续暴露期。

  “我们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从去年开始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同时强调‘算清账再做’,通过测算23个具体贷款品种的RAROC明细账,在行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行上述决定虽然会使短期业务增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发展的质量得以巩固,上半年同比增速高出行业平均0.7个百分点,尤其二季度以来小额贷款、按揭贷款分别同比多增了58亿元和41亿元。刘建军预计未来零售贷款增长将逐步回归正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