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卖平台密集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以正向激励替代传统经济处罚,长期受关注的“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问题或将迎来破局。
10月16日,京东外卖宣布,已在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全国25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改为启用“服务分”管理机制。根据试点规则,骑手若出现配送超时,将不再直接扣除现金,而是依据超时区间扣除相应服务分,管理方式从处罚约束向正向激励转变。
10月14日,饿了么城市骑士公众号也发文称,针对众包骑士反馈超时扣款的取消,饿了么平台正在试点推广新版服务分,通过扣服务分等方式取代原有的超时扣款,努力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正在南通、常州、揭阳、景德镇等城市试点推广,预计10月覆盖更多城市。
“我们是第一个取消骑手超时罚款的,然后带动了行业跟进。”美团方面对记者说道。
早在2024年12月,美团就曾在泉州试点“安准卡”,以遵循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方式,替代原有的超时罚款。2025年7月,美团超时免罚的考核机制在包括杭州、武汉在内的二线城市试点,逐步向多个城市推广展开。
今年8月,美团宣布年底将全面取消超时罚款,也是行业内第一家探索超时免罚,并第一个宣布全面取消超时罚款的外卖平台。在近期的骑手恳谈会上,美团公布,截至9月底,安准卡已上线全国70个城市,计划今年完成全国覆盖。
美团方面表示:“改进配送考核机制,持续优化改进算法,是平台长久以来探索的课题,该举措也为行业提供了成熟可借鉴的参照。”
京东外卖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的举措,是平台优化骑手体验的持续探索之一,未来将视试点效果持续迭代,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超时罚款曾是外卖行业标配管理手段,骑手一旦超时便可能面临差评、收入缩水甚至被淘汰的风险,相关问题早已成为公共议题。而今年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将骑手权益保护推向新高度,不合理的配送时效限制为骑手违规行驶埋下安全隐患,此外,社保缴纳为代表的基础保障缺失更亟待解决。
外卖大战初期,京东外卖就以全职骑手直签劳动合同并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作为打法之一,杀入外卖市场。
“今年激烈的外卖市场竞争对商家、骑手其实有一定好处。”一位餐饮商家对记者表示,“以前外卖市场一家独大时,什么都由平台说了算,对商家、骑手相对没那么友好,现在这种情况有很大改善。”
各方投入数百亿元,如火如荼的外卖大战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今年监管部门就曾数次约谈几大外卖平台。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对记者指出:“从监管部门的约谈要求来看,强调了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对外卖骑手来说,约谈有助于改善其工作条件和待遇,保障其劳动权益。”
据了解,京东外卖除了取消超时罚款外,还推出多项举措优化骑手体验:在特殊天气期间提供额外跑单补贴,设立包括骑手子女关怀基金、正能量骑手激励、骑手爱心驿站等多项专属关怀计划,并持续完善保险保障体系,切实提升骑手配送体验。
京东对骑手的福利制度,吸引了不少骑手的入驻。一位京东全职骑手对记者表示:“福利真的挺好,过节有礼品,天冷发衣服,马上还要发电动车。”
据了解,目前京东外卖在全国已经有超15万名全职骑手。
其实,过去几年美团和饿了么也在从多维度完善骑手权益保护。
自2022年7月以来,美团率先为新就业群体缴纳了新型职业伤害保费,目前已出资14亿元,为600多万名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并进一步覆盖到所有省市的所有骑手。在近一两年时间里,美团还陆续上线了防疲劳机制,并宣布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饿了么从2022年7月开始试点的“新职伤”(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覆盖省市也从早期的7个增加到今年的17个。
另外,近期美团还在福建晋江、浙江绍兴等7个城市试点上线骑手评价用户和骑手屏蔽用户功能,赋予骑手屏蔽用户的选择。在这一功能下,骑手在订单结束后的48小时内可在订单页评价用户,如果遇到顾客辱骂、恐吓威胁等场景,可在评价页面勾选“不再为该顾客送餐”快捷屏蔽用户。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记者表示,外卖平台大战中,真正的赢家需平衡用户低价需求、骑手权益保障与商家可持续盈利等多个维度,而非单纯依赖价格战。
从“以罚代管”到正向激励,从基础保障到人文关怀,平台关于骑手权益保护的密集举措与监管的积极引导正在形成合力,这也标志着外卖行业在从“效率至上”,逐渐向“以人为本”的健康发展方向深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