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赛道又迎来一笔融资。
近期,自变量机器人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公司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自成立起不到一年半时间内,自变量机器人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谈及公司为何坚持“大小脑统一的端到端大模型”路线,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对《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公司自主开发的Great Wall操作大模型系列的WALL-A模型具备多模态信息融合能力,能整合视觉、语言与运动控制信号,实现从感知到执行的完整闭环。与“分层分步”架构不同,WALL-A是“端到端的统一模型”,“ WALL-A已在多个未见过的物理场景中展现出零样本泛化能力,这是通用机器人能力的关键门槛之一,特别是在长序列、复杂动作控制中具有明显优势。”
他还透露,商业养老是自变量瞄准的一个重要落地方向。
本轮融资由美团独家投资,这意味着,在具身大脑侧以及应用落地,产业巨头正在加速布局。
美团独家投资
自变量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2月,聚焦“通用具身大模型”的研发,以真实世界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通用机器人。
自变量机器人目前已完成7轮融资,集齐了光速光合、君联资本、华映资本、云启资本、广发信德等多家机构。
本轮独家投资商美团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颇为广泛。早在2017年,美团就开始涉足无人机、酒店机器人等应用;2021年,美团正式提出“零售+科技”战略,持续布局机器人领域,核心在于加速服务场景的无人化进程,提升配送与运营效率;2022年12月,美团成立了机器人研究院,采用自研+投资的方式,投资了立镖机器人、未来机器人、九识智能等多家企业,涵盖物流自动化、人形机器人、末端配送等领域。
在应用场景落地方面,美团做了诸多尝试,比如,在2024年9月,美团和银河通用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在北京目前已有两家药店在试点运营;
在外卖配送上,美团与云迹科技合作,利用机器人解决了外卖配送“最后100米”的问题。
由此可见,美团的投资策略是双重的,既希望通过投资来降低风险,又希望通过与不同技术路径的企业合作实现更多可能性。
一位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美团投资布局了不同技术路径的机器人企业,涵盖硬件、软件、算法等层面,意图是构建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全栈式技术体系,并实现机器人技术与自身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在机器人行业技术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利用投资赋能生态,为未来发展增添动力。
打造“具身大脑”
目前,机器人行业发展逐渐细分进化,具身智能赛道的初创公司就有做本体的、有做大脑的、还有整机等多种路线。
“本体公司”备受资本青睐,而“具身大脑”则正逐渐在市场上获得更多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具身大脑”发展有限,缺少一个面向机器人行业、产品级的“具身大脑”。而大脑能力的缺失会使机器人自主决策的智能能力饱受限制。
作为国内最早采用完全端到端路径实现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之一,自变量机器人致力于构建统一感知、规划与控制的一体化系统架构。
王潜介绍,目前,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还存在不少无人区。在国内,首批百亿级大语言模型和机器人的结合还较浅,常常只局限在简单的语音互动与感知规划。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能真正解决物理世界复杂的操作问题的通用大模型。传统机器人通常基于特定场景和任务,很难根据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自主调整策略。
因此,自变量训练具有高泛化性的具身智能通用大模型,也就是统一大模型,为具身智能接入一个通用的底层模型。
据悉,该模型实现了端到端的纵向统一。从最原始的视频、传感器信号,到最后机器人的速度、位姿、力矩,完全用一个模型解决;公司在通用性、泛化性上可以做到用极少的样本,完成各种物理环境变量、动作模式的泛化和迁移,同时在长序列复杂操作上有一定优势;从任务复杂度层面来说,能够做例如拉拉链、扣扣子、整理衣物等精细、随机且涉及复杂拓扑结构的任务,体现精细操作和处理复杂环境的能力。
硬件层面,公司自主研发并持续优化适配多模态大模型控制的机器人本体,更好地满足开放环境中的精细操作和稳定运行需求。目前,自变量的机器人本体已在多步骤复杂任务场景中落地应用。
王潜认为,具身智能的发展短期有赖于模型算法优势,中期依靠数据优势,长期核心在于产品优势。自变量围绕这三大方向加深积累,探索不同场景下的服务闭环。
王潜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2023年12月,其回国在深圳创立自变量机器人,担任公司创始人兼CEO。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与自变量机器人处于同一赛道的企业遍布国内外,国外企业包括Skild AI、谷歌DeepMind、Physical Intelligence(PI)等,这些公司在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积极布局,采用端到端路线进行技术研发。
国内企业主要则有千诀科技,其致力于打造具身智能大模型,为传统机器人公司提供“一脑多形”解决方案;智平方,目前已签约多家国内外一线车企、高端制造企业及互联网巨头,在具身大模型研发与商业化应用方面有一定进展;穹彻智能亦专注于具身智能大脑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