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矫月)近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正式纳入沪港通。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意味着公司股票获得更广泛的投资者关注,更是资本市场对其产业价值和成长逻辑的认可。
业绩层面,正力新能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答卷。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1.72亿元,同比增长71.9%;净利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7.83GWh,同比增长99.24%,其中乘用车出货量达7.63GWh,同比增长110.77%。上半年,公司在国内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排名攀升至第七,6月份单月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六。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系列关键指标表明,正力新能已经从单纯的规模扩张阶段,迈入了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并重的新阶段。
正力新能在航空电池领域也有突破,率先实现航空动力电池的适航认证与量产交付,完成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该领域的双重跨越。这一里程碑意味着,其质量管理体系及电芯的一致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已达到航空标准。
正力新能如今将航空级的体系标准与品控理念反哺至车规级电池生产,以更高维度的标准打造乘用车电池产品。这不仅让其车规级电池在能量密度、快充能力等指标上保持领先,更让整车客户对其长期供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充满信心。
而这些技术优势,正源于正力新能对低空经济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布局航空动力电池的探索者,早在三年前,正力新能就以“LISA-321”战略,推动航空动力电池产品的研发,为新能源航空提供定制化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如今已率先打通从验证到应用的关键环节。这一战略不仅让公司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也为其半固态技术的量产奠定了应用基础。
公司方面表示,将继续加大在低空电动化和eVTOL等前沿应用上的投入,把握新兴产业的爆发机遇。
储能业务同样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公司将储能生产线与动力电池生产线形成一体化布局,在“海陆空”全场景能源战略中承担协同角色。
技术维度上,正力新能通过全方位自主研发,打造核心技术优势。目前公司已推出190Wh/kg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5C超充三元电池、45℃永不热扩散三元电池等多款代表性产品,均已实现量产,并在半固态电池方向实现突破,采用超高镍三元和双重半固态技术,兼顾“三高一快”产品特性,同时获得了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民航局适航认证的航空动力电池已实现量产,电芯能量密度超过320Wh/kg、15分钟充电至80%——视为车用固态电池的技术验证成果。
面向未来,正力新能正在推进百兆瓦时级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届时,将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为乘用车与航空应用提供新的增长空间。同时,公司已在锂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和低温电池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保持技术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