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CEO提到,阿里正全力建设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推进超级AI云建设,希望以全栈技术能力为全球开发者提供AI服务。
这番话背后,其实反映出一个趋势:当前AI竞争的逻辑已与此前的互联网流量争夺截然不同——过去是抢用户规模,现在是拼技术落地。科技巨头正在形成一种“双轨并行”的竞争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3442.HK)$或许值得关注。
先看整体环境。港股市场近期确实受到外围因素扰动,不过从情绪面来看,调整已相对充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AI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海外有所不同:海外方面自2023年以来持续深耕基础算法,而国内则更侧重于将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例如阿里此次重点布局的AI云服务。
这种差异化竞争之下,国内科技股在全球估值体系中仍具备一定优势,叠加新规划对科技自主的持续支持,中期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重点来看这只ETF。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3442.HK)覆盖了中美科技领域的十大龙头企业,相当于同时配置了纳斯达克与恒生科技的核心标的。组合中既有微软、英伟达等底层技术领军者,也包括阿里、腾讯、美团等擅长商业落地的公司。在这场AI产业浪潮中,海外企业更多聚焦于技术工具的创新,而国内企业则长于应用场景的开拓,二者形成一定的互补。

数据更直观,今年以来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的收益,把互联网ETF和纳指100都甩在身后,近三年看超额收益更明显。更关键的是,它的波动率和最大回撤比恒生科技还低——简单说就是赚得多,跌得少。

此外,随着南向ETF通的扩容,内地投资者现在可以直接通过A股账户参与这类跨境ETF,极大降低了此前需同时配置港股、美股的复杂操作。对于希望同步布局中美科技主线的投资者而言,确实提升了便利性。
从个人角度看,中美科技龙头并行的“双引擎”模式,有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科技投资的重要主线。当然,任何投资都需注意风险,但相较于单一市场配置,这类分散布局的方式或许有助于降低整体组合波动,更从容地应对市场变化。#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两部门:2035年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工信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