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保险资金正在疯狂扫货高股息资产。仔细一想也不难理解——现在银行理财收益越来越薄,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这些手握巨资的机构总得给钱找个出路。据说光是几家上市险企,未来每年在高股息资产上的配置就可能达到2500-5000亿的规模,可真不是个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从2026年开始所有保险公司都要切换新会计准则,这个时点很值得玩味。说白了,就是监管在引导机构更注重资产质量和稳定收益。所以这波配置浪潮,我觉得才刚刚开始。
说到高股息,就不得不提港股。港股红利指数5.8%的股息率,比起A股的4.22%确实更有吸引力。就算扣除20%的红利税,还能剩下4.6%左右的收益,依然跑赢了市面上大多数银行理财。在现在这个低利率环境下,这样的收益水平已经相当难得。
最近我在研究高股息策略时,发现了富时东西精选ETF(3441.HK)这个产品。它的设计理念很巧妙——用35%的仓位配置苹果、微软这些现金流强劲的美股巨头,另外65%配置汇丰、中电控股等高股息港股。这种“美股赚增长,港股收股息”的组合拳,确实是个不错的思路。

而且,我特别欣赏这个产品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税收优势。通过港股通直接买港股,股息要被扣20%的税,而3441.HK通过香港的基金管理人身份,可以规避这部分税负。而且它不主动分红,所有股息都滚入净值,相当于利滚利。对于那些本来就不指望靠分红过日子的人来说,这种设计更划算。

其次是交易灵活性。港股通ETF比A股多交易一个半小时,特别是下午3点到4点这个时段,往往能捕捉到A股收盘后的重要消息。别小看这一个小时,有时候恰恰是最关键的交易窗口。
从业绩表现看,这只产品上市以来月月正收益的记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虽然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但能在震荡市中保持这样的稳定性,说明其策略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我看来,当前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高质量,投资逻辑也从追逐高成长转向追求确定性收益。在这种背景下,高股息资产的战略价值会越来越突出。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挑选高股息个股其实难度不小——既要分析公司基本面,还要判断分红的可持续性。通过3441.HK这样的工具来布局,既能享受到高股息策略的好处,又免去了选股的烦恼,确实是个省心省力的选择。
当然,任何投资都要看时机。现在这个时点,随着险资等机构资金的持续流入,高股息资产的估值修复可能才刚刚开始。如果你也在为资产配置发愁,不妨多关注一下这类产品。毕竟在这个不确定的市场里,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永远是稀缺的“硬通货”。#腾讯Q3净利润631亿元 如何解读?##创新药三连涨!医药商业狂飙##美存储芯片股下跌 止盈信号or倒车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