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快不破”依旧是物流江湖的无上秘籍,但市场却早已过了用时效区分快递的时代。
电商快递在“价格战”挣扎中企图脱身,顺丰凭借“航空舰队”长期卡位高端赛道;京东物流收获一片“绿洲”:一季度营收469.67亿元,同比增长11.5%,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89.1%。
一季度多项指标飘红,京东物流将其归因于外部宏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实体经济和现代物流业拥有充足的发展动能;内部则依靠全球网络和软硬件技术的规模应用。
在无限被挤压的存量竞争中,“肌肉”和“脑力”缺一不可。
“进厂”绑定制造业做供应链“合伙人”
低端件和高端件,是昔日快递物流市场“卡位战”最常用的区隔方式。要么做电商件和通达系“抢位子”,打的是“规模战”“价格战”;要么走时效件之路,和顺丰比拳头,硬碰硬。
京东物流选择的是后者,不同于顺丰,其采用的是仓配的解法。规模建仓,把商品前置到离消费者更近的位置。“仓”是京东物流维持高效运转的引擎。截至今年3月31日,京东物流在全国拥有超过3600个自营仓库及云仓,总管理面积超过3200万平方米。
只不过,快递物流市场30年,也是互联网深刻改变世界的30年。电商的兴起带动了快递物流的发展,人们对快慢的追求,成为了市场长期的竞争焦点。高度同质化的竞争折射出市场的日趋饱和,所有人都在寻找破局的思路。
“通达系”虽通过规模效应维持收入增长,但单价下行压力一直存在,“增收不增利”的局面长久未被打破。如何守住市场份额,同时避免陷入过度依赖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成为摆在“通达系”面前的核心课题。
快递市场整合提速的步伐没有丝毫放松,新一轮的竞争局面所有人都得面对。京东物流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深度绑定产业带、制造业及多个细分行业。一季度,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232亿元,同比增长13.2%,收入占比近50%。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6.3万家,同比增长13.1%。
“进厂”服务有生产能力的产业带商家和制造业工厂,很多只具备快递服务能力的公司做不了。长此以往,京东物流也就从同质化的快递竞争中脱离出来了,最终形成难以复制的壁垒。
“国补”送来大礼包但没有“脑力”接不住
央视新闻4月份报道,在京东物流西安大件运营中心,进入3月后的大件家电订单量同比2024年几乎翻番。
从去年到现在,“国补”为电商、物流公司创造的新增量,效果已经开始在一季报中有所显现。京东物流的大件运营和以仓为主的业务模式,自然是“国补”订单最多的承接方之一。一季度,京东物流包含快递、快运等在内的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为238亿元。
不过,随着“国补”的规则与执行方式越来越全面、细化,也相应加大了物流环节的难度。
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已经持续将“超脑”大模型全面应用于家电、3C手机等“国补”品类特殊的核销、验证等步骤,对电子产品标识条码进行精细化识别与溯源监控,确保“国补”商品顺畅交付。
而他提到的“超脑”,其实是基于京东物流大模型的数智化供应链技术。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大模型已累计调用超10亿次,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
那么,如何为一线员工提高效率呢?上述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在配送环节,通过智能分单进一步减少订单反调度次数。此外,引入末端配送地图与路区规划技术,结合区域特点、订单分布及配送人员状态,为快递员优化配送路线”。
“今年海外仓面积将突破1000万平方尺”
据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京东物流海外仓面积将突破1000万平方尺(1平方尺约等于0.11平方米)。
近一年时间里,京东物流多次提及海外业务布局,去年还发布了“全球织网计划”。记者了解到,该计划整体是海外仓、国际航线及国际快递服务能力建设三条线并行。
京东物流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正在提速。一季度,波兰华沙2号仓投运,与华沙1号仓、波兹南1号仓形成了覆盖波兰的枢纽网络。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透露,华沙1号仓是波兰本土知名连锁零售品牌的独家仓储物流运营商,承担其约5000个商品SKU(最小存货单位)的全欧洲履约。
在欧洲,目前京东物流已布局超过20个海外仓库,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在全球,则已布局了超100个海外仓、保税仓和直邮仓,总管理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海外仓建设是京东物流海外业务布局的核心。除此之外,京东物流也先后开通了中泰、中越国际航线,国际快递覆盖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布局,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续还将在全球多地构建海外极简逆向退货服务以及海外仓大件“送装一体”等。
海内外市场的较量都异常紧张。可供对比的是,一季度,顺丰营收698.50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22.34亿元,同比增长16.87%。顺丰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速运物流业务和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的稳步增长。其中,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
如今,中国快递物流企业出海已经从“资源输出”转向“模式输出”。想要扎根立足海外市场,需要有横跨制造、零售以及新兴产业的能力,这也是头部快递公司集团转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角色非常重要的一笔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