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8 13:02:00 股吧网页版
国泰海通也出手海外收购,“+海外牌照”正成头部券商标配
来源:财联社

K图 02611_0]


K图 601211_0

  财联社11月18日讯(记者林坚)券商加速海外新布局。据国泰海通11月17日最新公告,公司董事会决议最新通过了公司境外子公司收购印尼证券公司的议案。这意味着,这家完成合并后的头部券商正通过收购切入印尼市场,实现突破性布局,公司首次布局印尼市场。

image

  图为国泰海通最新公告,计划通过公司境外子公司收购印尼券商。

  国泰海通此次拟收购本土券商,核心诉求清晰,指向本地化布局,公司通过收购切入市场,可快速获取本地渠道、合规资质与客户资源,避免新设机构的长期培育周期。也可以理解为是公司在东南亚区域深耕战略的关键一步,后续有望将依托标的公司拓展跨境投融资服务。

  “+海外牌照”正成头部券商标配,三大头部券商基本都有收购史,“中信+里昂”“银河+联昌”“华泰+AssetMark”。

  中信证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分阶段收购了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旗下的里昂证券,使中信证券成为首家收购全球金融机构的中资券商;

  银河证券通过其子公司银河国际与马来西亚联昌集团达成合作,收购了联昌证券,这次合作使银河证券全方位进入东南亚市场,业务覆盖印尼、新加坡、泰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华泰证券于2016年通过其香港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完成了对美国AssetMark的收购,这是首次收购美国资产管理平台,虽然2024年卖出,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

  可以看到,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与企业跨境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券商国际化已从可选动作变为必选动作,新设海外机构、并购本土牌照成为两大核心路径。

  综合证券历史上,中资券商在海外收购本土券商的案例,国泰海通所选择的收购模式是中资券商进军陌生市场的高效路径。通过并购本土持牌机构,可直接获取合规资质、客户资源与本地运营团队,大幅缩短牌照申请与市场培育周期。这一模式在东南亚市场尤为适用,该区域监管政策差异较大,本土券商更熟悉当地合规要求与客户习惯。此前,国泰海通证券已在东南亚设立新加坡子公司、越南子公司等境外子公司,持续拓展区域业务。

  证券行业正在重新评估国际化业务所带来的增量价值。财联社在10月底最新发布的《中证协公布23家券商国际布局典型打法,一文看全区域选择与业务重心》报道中,全面复盘了23家券商的国际化打法。中资券商加快国际化布局,境外资产规模稳步扩大,国际业务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度提升。

  券商出海新格局,第一站香港

  回顾2025年以来,头部券商在国际业务方面动作频频,“出海”甚至可以说是标配动作。从时间线来看:

  今年4月,中信证券国际在马来西亚大马交易所成功发行了首批场内窝轮,成为当地首家中资背景的国际窝轮发行人。目前大马交易所共有8家窝轮发行人,继2014年麦格里资本获得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后,中信证券国际成为11年以来获准的第二家国际发行人。

  今年5月,中金公司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分公司正式开业,获DFSA第四类金融牌照,成为中资券商在海湾地区的首家持牌机构。

  到了8月,中金资本与阿布扎比投资机构Blue Five Capital宣布合作,设立专注支持中国企业拓展中东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基金旨在利用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资本优势,推动中国企业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阿联酋、沙特等)的布局,并作为全球化跳板。

  其中,海外新设公司、增资现有机构成为最密集的动作。香港市场与东南亚新兴市场形成“双支点”布局,尤其是香港。

  香港作为中资券商出海的传统“桥头堡”,2025年迎来新一轮布局热潮。今年4月下旬,东北证券公告拟出资5亿港元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证券交易、投资咨询等业务;6月12日,西部证券计划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香港子公司“西部证券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聚焦跨境投融资服务;8月27日,第一创业跟进披露,拟出资不超过5亿港元设立香港控股公司及持牌子公司,申请香港证监会第1、4、6、9类牌照。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新设的海外机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经纪业务,而是向综合金融服务延伸。第一创业明确其香港子公司将覆盖证券交易、资产管理、机构融资等多元业务,未来可根据需求扩大牌照范围;西部证券强调新设立的香港子公司将打造国际化业务平台,服务跨境客户的全周期需求。

  这是2022-2024年布局停滞期后的集中复苏。此前受港股市场低迷、部分券商美元债风险暴露等因素影响,中小券商赴港设点进度放缓,而2025年港股IPO回暖(上半年集资额超1070亿港元)与跨境交易活跃,重新激活了市场吸引力。除新设外,头部券商持续增资加码,广发证券1月向香港子公司增资21.37亿港元,华安证券、东吴证券分别计划增资5亿港元、不超过20亿港元,用于扩大经纪与投行业务规模。

  东南亚成新兴市场布局重点

  香港之外,东南亚市场成为2025年券商出海的“新战场”,新设机构呈现多点开花态势,这便是国泰海通此次布局的一个大环境背景,看点颇多。

  2024年时,华泰证券率先突破,不仅获得越南证券市场直接交易资格,成为首家获此资质的中资券商,还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完善24小时交易网络;中信证券在马来西亚上线窝轮业务,实现东南亚衍生品市场突破,并辐射中东地区跨境投融资需求。在此之前,银河证券通过收购联昌集团证券业务,快速扩大东南亚市场份额。

  银河证券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动作可以说是行业最突出的。依托覆盖东盟10国的本地化网络,银河证券不仅主导了康哲药业、海伦司等企业的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项目,还助力印尼DAAZ集团IPO实现323倍超额认购、完成BINO集团近2800亿印尼盾跨境收购,跨境投行业务多点开花;同时深化多元合作,2025年与马来西亚交易所、富国基金签署三方备忘录丰富产品线,协办东盟商业论坛推动六项合作协议落地,牵头设立中国-东盟跨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更通过推出越南30ETF等创新产品、推动17家中国科技企业落地东盟园区、协助上交所开展东南亚专场路演等举措。

  基于上述,不少券商的布局更具前瞻性,也获得了业绩收获。中信证券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2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净利润3.87亿美元,同比增长65.85%;华泰国际则通过跨境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中资企业海外上市与并购,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55%至11.45亿港元;中金国际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68.77亿港元,同比增长30.97%;实现净利润26.34亿港元,同比增长169.05%。银河国际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4.71%。

  从策略会视角看券商“出海”意愿

  远不止此,近期券商正密集召开策略会,相较于往年更集中境内市场,今年在国际舞台也加大了比重。目前来看,国际化策略会是券商打造“全球品牌”的重要窗口。

  11月5日至6日,华泰证券举办的2026年度投资峰会上,首次设立的全英文东南亚分论坛成为峰会一大亮点,吸引了印尼、越南、马来西亚三国资本市场核心机构代表,此前10月,华泰证券还协办了印尼投资论坛。

  11月11日,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暨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沙特交易所首次与中资券商在中国内地共同举办投资者峰会。

  11月14日,在中金公司举办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期间,同步以“对话全球·扬帆出海”为主题举办2025年中金公司全球经济及行业前景研讨会。聚焦中资企业出海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全球布局实践,实现了全球智慧的碰撞、跨国市场的联动。

  今年11月17日至19日,中信证券计划在孟买举行的印度投资论坛,将深入探讨在全球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如何精准捕捉印度市场的增长机会。

  可以看到,券商策略会的议题从“境内市场为主”转向“全球议题密集”,如中金“对话全球·扬帆出海”、华泰东南亚分论坛、中信证券印度投资论坛等,直接聚焦海外市场机会、中资企业出海路径、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等主题。这体现券商将“服务全球资产配置+中资出海”作为战略方向,通过策略会传递对海外业务的布局决心。

  长远来看,券商可突破地域限制,向国际投资者、企业传递专业能力,进而在海外经纪、投行、研究业务中抢占市场认知,为长期海外业务拓展积累品牌势能。

  其中,券商对海外区域的选择(东南亚、中东、印度等)具有战略针对性。东南亚是中资制造业出海的核心阵地,中东是能源与资本枢纽,印度是人口红利市场。通过策略会深耕这些区域,既体现券商对新兴市场增长潜力的判断,也为自身在当地开设分支机构、拓展客户资源奠定基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