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2 23:23:39 股吧网页版
行长“闪辞”后迎人事新动向 港股最“迷你”银行如何打破增速放缓困局
来源:北京商报

K图 02596_0

  当资本市场的目光还未从“老将”行长杨兴旺“闪辞”的意外中抽离,一则人事任前公示让市场将目光再次对准这家新晋港股上市银行。近日,宜宾市委组织部公示了一则信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党委委员,同时兼任宜宾银行党委副书记、董事的蒋琳拟任市属企业正职。对于这家刚刚叩开港股大门的城商行来说,宜宾银行本应迎来高光时刻,而业绩情况却不尽如人意。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近乎停滞的增长曲线,暴露出发展困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不良率的跳涨,更敲响了信贷风险的警钟。在人事更迭与经营困局的双重压力下,宜宾银行该如何实现战略转型、突破发展瓶颈?

  再现人事变动

  这家港股上市银行迎来关键人事调整。不久前,宜宾市委组织部公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拟任市属企业正职的蒋琳引发关注。

  蒋琳为五粮液党委委员,同时兼任宜宾银行党委副书记、董事。她出生于1979年4月,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加入宜宾银行前,曾先后在重庆市政府研究室、成都市委政研室、成都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万创投资控股成都有限公司等任职,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及金融领域工作经验。

  据了解,宜宾市人民政府2023年9月21日市政府六届34次常务会议决定,推荐蒋琳为宜宾银行副行长、董事,但从公开渠道来看,蒋琳并未实际履新副行长一职,2024年4月16日,宜宾市政府六届43次常务会议决定,提名免去蒋琳的宜宾银行副行长职务。不过,在此之后,蒋琳仍以宜宾银行党委班子成员的身份出席学习会,并结合分管工作实际进行发言。

  根据宜宾银行今年4月11日披露的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及职能公告,蒋琳为非执行董事、战略与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成员、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4月初,登陆港股不足百日的宜宾银行突然宣布“核心高管请辞”。在公告中,该行执行董事、行长杨兴旺提出“因个人身体原因”辞去执行董事、行长职务,且已向董事会送达辞呈。杨兴旺与宜宾银行渊源颇深,1991年便投身宜宾银行前身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从基层起步,历经多个关键岗位历练,2021年12月起,杨兴旺正式担任宜宾银行行长。

  在杨兴旺任职期间,宜宾银行于2025年初成功在港股上市,成为近三年来首家港股上市的内地银行,也因此被视为推动上市的“关键人物”。宜宾银行曾在招股书中高度评价,“杨兴旺拥有逾30年银行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分行基层经验和总行管理知识,深入理解银行的历史沿革、业务运营与发展,且有丰富的银行运营经验”。

  这位银行“老将”的突然请辞令人意外,更引发关注的是,宜宾银行在公告中未对杨兴旺的贡献作致谢表述。

  在此背景下,蒋琳的职位走向成为市场焦点。对于蒋琳的职务变动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宜宾银行,该行相关部门人士回应称,以公开信息为准,未作进一步说明。

  业绩增速放缓

  在行长卸任一周前,宜宾银行交出了一份未令市场满意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背后,折射出这家银行在业务发展、盈利模式、资产质量等多方面的挑战与隐忧。

  截至2024年末,宜宾银行资产总额达到了1092.05亿元,同比增长16.9%,按此资产规模计算,宜宾银行成为港股最“袖珍”上市银行。从表面上看,资产规模的增长似乎呈现出宜宾银行的扩张态势,但深入财务数据内部,却发现诸多问题。

  2022—2024年,宜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67亿元、21.7亿元、21.8亿元,同比增长15.2%、16.2%、0.5%;净利润分别为4.33亿元、4.77亿元、4.78亿元,同比增长31.7%、10.4%、0.1%。不难看出,相较于此前年度两位数的增长,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仅微增,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进一步拆解业务结构来看,截至2024年末,宜宾银行公司贷款、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及转贴现平均余额分别为414.73亿元、48.18亿元、76.45亿元,利息收入分别为24.52亿元、2.31亿元、0.94亿元。从收益率看,2024年公司贷款、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及转贴现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91%、4.79%、1.23%,其中,收益率较低的票据贴现及转贴现业务平均余额较2023年上涨38.33%,增速远超公司贷款及零售贷款,由此可以看出,低收益业务占比提升,拉低了整体收益水平。

  既然不赚钱,宜宾银行为何还要大力开展此类业务?究其根本是源于和五粮液的“深度绑定”。从招股书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末,宜宾银行向五粮液上下游合作伙伴发行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分别为48.35亿元、74.67亿元、31.84亿元及37.73亿元,分别占银行承兑汇票总余额的63.5%、65.4%、48.9%及50%。

  对于宜宾银行而言,五粮液不仅是大股东,还是大客户。根据五粮液2024年半年报,其存放于宜宾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29.09亿元,另持有尚未到期的宜宾银行承兑汇票约为1.88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宜宾银行与五粮液上下游合作伙伴在票据业务上深度绑定,意味着银行在业务选择上过于依赖白酒产业链,而忽视了其他高收益业务的拓展,一旦企业经营状况受到影响,宜宾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都可能遭受冲击。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尽管该行不良率出现下降,但细分行业数据却暴露出潜在风险点。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从0.84%涨至3.79%;批发及零售业不良率升至1.99%,同比上涨了0.6个百分点。作为贷款投放主力的两大行业出现集中性风险抬头,预示着宜宾银行信贷风险窗口正在暴露。

  在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看来,宜宾银行业绩增长停滞的现象,一方面与区域经济结构直接相关。另一方面,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也有待提升,在制造业细分领域的不良贷款增加显示出该行在此方面的能力缺陷。为改善这一状况,宜宾银行需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并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对信贷流程进行全面监控,以有效控制不良资产,提高收益。

  当代系“后遗症”待解

  宜宾银行当下的经营困局,不仅源于业务结构失衡与资产质量隐患,更与积年累月的历史遗留问题紧密相关。

  回溯过往,曾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当代系”,凭借横跨医药、旅游、金融等多领域的产业布局,试图构建庞大资本版图,而入股宜宾银行便是金融布局中的重要落子。

  2015年,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当代科技”)持股的天风证券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一跃成为宜宾银行持股比例最大的股东,此后,“当代系”进一步加码,2020年,其旗下武汉天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入股宜宾银行,成为股东之一。

  不过,随着宜宾银行启动增资扩股,五粮液等实力股东的引入逐渐稀释了“当代系”股权。尤其是在“当代系”爆雷后,天风证券持股比例逐步降至4.99%,武汉天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也降至2.75%。直至今年1月,两家公司彻底退出宜宾银行股东行列。

  然而,“当代系”留下的影响却远未消散,在“当代系”参股期间,宜宾银行为其提供了金融借款,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当代系”资金链吃紧,陷入债务漩涡,宜宾银行不得不通过冻结当代集团所持人福医药的股权,追讨债款试图挽回损失。2023年5月19日,人福医药公告称,因当代科技与宜宾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宜宾中院拟指令中信证券武汉关山大道营业部以集合竞价方式将持有的人福医药1041.324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卖出,变卖所得价款直接划付至宜宾中院指定账户。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指出,宜宾地区除了白酒行业外,其他制造业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竞争力存在一定差距。宜宾银行要想实现全面振兴或走出特色发展之路,首先需要观念上的创新,不能仅依赖单一行业。其次,应通过科技手段降低运营成本。在稳固业绩的基础上,结合本地优势行业及特色领域,挖掘并发展这些客户资源。

  “在银行改制过程中,由于盲目引进一些市场化企业作为股东,导致过去几年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这些银行的股东自身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进而影响了银行的资本金和发展实力”,王红英强调,对宜宾银行而言,应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减少对大股东业务链条的依赖,独立发展对公业务和消费信贷等多元化业务,增强经营能力。同时,强化综合金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新经济背景下对科技公司的信贷支持。此外,还需强化金融科技特别是数字信贷能力的提升,针对缺乏抵质押品的中小微企业,加强风控措施,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升收益。

  针对业绩水平提升、拓展高收益业务发展方向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宜宾银行,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