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2 03:57:41 股吧网页版
唯有“茶香”才能真正四溢
来源:经济参考报

  5月8日,沪上阿姨敲响港交所钟声,成为年内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饮品牌。从2021年奈雪的茶成为“第一股”,到2025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争相登陆资本市场,一场关于新茶饮的资本狂欢,正以更密集的节奏掀起高潮。而这一资本盛宴背后,既隐藏着消费市场的迭代密码,也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深层变革。

  新式茶饮何以成为资本界的宠儿?消费升级催生的千亿增量市场、年轻人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表达符号、供应链革新带来的效率革命,或许是资本爱上的“茶中味”。

  走进各大商业街或者购物中心,茶饮店已然成为“流量担当”。尽管门店密集林立,店外仍不乏排队长龙。年轻人将奶茶从饮品转化为日常社交仪式,高频次、高黏性的消费习惯为品牌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基础。

  据灼识咨询数据,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749亿元。另有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2024年至2028年,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市场预计将分别以15.0%、18.0%、15.0%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在业内看来,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中国庞大的茶饮需求还会支撑中国新茶饮连锁品牌的成长。

  资本押注的逻辑不仅于此。从小程序点单到会员体系再到私域流量运营,每一杯新式茶饮的背后,是消费数据的精准挖掘与商业模式的迭代;从茶园种植到鲜果采购再到冷链物流,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价值洼地,也是资本寻求长期回报的关键切口。

  不过,资本狂欢背后,暗流也在“杯底”潜伏。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随着“500米一条街10家奶茶店”成为常态,市场正在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

  当部分品牌门店坪效持续下滑、加盟商投资回收周期越来越长,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陷入“内卷”,新茶饮品牌们也逐渐意识到,“疯狂扩张”之后已难以为继。正如喜茶今年在宣告暂停加盟的内部信中提到的:“新茶饮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行业的‘数字游戏’已走到尽头,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严重消耗用户对新茶饮的喜爱。”

  新茶饮品牌扎堆上市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行业发展的“集体焦虑”。上市或许是增强竞争力的筹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新茶饮企业可以加速优化供应链、加码数字化变革、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新茶饮行业的资本盛宴,既是时代红利,也是大浪淘沙的考验。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资本驱动”,新茶饮品牌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如何让资本的热钱转化为长期竞争力?如何在红海中找到差异化生存空间?而破局的关键可能在于回归商业本质——做好一杯茶,赢得天下客。

  当资本的潮水退去,唯有“茶香”才能真正四溢。

  正如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所言,真正有远见的企业正在三方面构筑壁垒:将中国茶文化精髓转化为现代产品语言,通过全球化输出供应链能力,并探索跨界融合的可能性。“只有让茶饮超越物理层面的口感竞争,升维至文化认同与生活方式共创,才能真正实现茶香持久的产业愿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