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5 18:35:40 股吧网页版
质疑可复美重组胶原含量,“港大博士”郝宇:这是公开秘密,商战是“阴谋论”
来源:红星资本局


  “可复美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竟检测不到重组胶原”?市值超800亿港元的巨子生物(02367.HK),近日遭到有着43万粉丝的微博博主“大嘴博士”的公开质疑。

  可复美于24日深夜回应称,这是不实指控,检测结果不准确。

  5月25日,“大嘴博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后续会针对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进一步做出澄清和说明。他还提到,“这件事在行业里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大嘴博士”自称本名叫郝宇,其个人自媒体账号“大嘴博士颜究所”简介显示,他是香港大学化学博士、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有着14年化妆品研发和科普经验。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并不是重组胶原蛋白第一次引发争议。一周前,华熙生物(688363.SH)深夜发文“炮轰”多家券商机构,称其在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两种材料之间一踩一捧,也曾引发行业热议。

当事博主一年前曾连发文章质疑

并称引向商战是“阴谋论”

  5月24日,郝宇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其检测发现巨子生物(全称为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可复美产品重组胶原蛋白实际检测总含量仅为0.0177%。

  郝宇的质疑视频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4日晚间,在微博已有322万次观看。有网友评论到,“巨子生物是不是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

  5月25日,红星资本局联系上郝宇本人,对于可复美的声明,他表示会准备一篇文章,一条一条地对可复美的声明做出回复,特别是对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进一步做出澄清和说明。

  “这件事在行业里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郝宇对红星资本局称,最初决定对可复美的产品进行成分检测,是源于行业圈子聚会,有做研发和原料的人测出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这个结果,他们都觉得震惊。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郝宇的公众号在去年5月-6月曾发布3篇文章,均是针对重组胶原,提出多条质疑。

95c0c6b210bf2e1c50ff223033cb6d6.png

图片来自“大嘴博士颜究所”公众号

  对此,郝宇解释到,自己从去年5月开始连发3篇关于重组胶原蛋白技术方向和技术路线的文章。当时的出发点是,巨子生物带头卷起一个(重组胶原蛋白)风头,结果引起了从投资、到研发、到产品和市场的一整个链条上,大家都在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这个所谓的科研方向。他认为从科研角度来说,这个方向是有问题的。

  上述视频发布后,有网友质疑郝宇的动机,认为他和华熙生物关系密切,曾为华熙生物旗下品牌带货。

  郝宇对红星资本局回复称,我自己本身就是做化妆品研发的,有自己的自媒体,平时的内容不止包含华熙生物,还有珀莱雅(603605.SH)、欧莱雅旗下的品牌等等,都合作过。这种说法和我质疑巨子生物可复美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他认为,这是没有依据的揣测,甚至引向商战的方向,都是“阴谋论”。

  对于郝宇的说法,红星资本局尝试联系巨子生物,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可复美回应:检测结果不准确

双方遵循检测方法不同

  回顾事件经过。24日的视频中,郝宇展出了一份检测报道,对可复美的核心产品“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又名“胶原棒”)进行检测。结果是“理论上源自重组胶原蛋白水解产生的氨基酸总含量,却仅有0.0177%。”

  郝宇称,根据相关规范,凡标注为“非微量添加”的成分,其添加量必须高于0.1%。“这如同我们买了一瓶橙汁,瓶子上标着足量添加天然橙汁,实际检测却发现橙汁含量还不到万之分二,剩下的都是水和糖精。”

  红星资本局发现,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的《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指出,化妆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过0.1%(w/w)的成分应当以“其他微量成分”作为引导语引出另行标注。

  但可复美方面并不认可郝宇的检测结果和检测方法。

  24日晚10时左右,可复美于官方微博紧急发布声明,称“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并发布检测报告表示,多批次检测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可复美方面认为,郝宇指控中使用的检测方法未列入行业标准,该检测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未经严格的方法学验证,检测结果不准确。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双方遵循的检测方法不同。郝宇是选择了一种名为“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的检测方法。而可复美则称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行业标准发布于2025年2月,但还未实施,实施日期为2026年3月。资料显示,本文件规定了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的要求、标志及包装,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db8d4ddfcd82adf7771ed89be9069d9.png

图片来自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5日,郝宇告诉红星资本局,其手上这份检测报告拥有CMA,即中国计量认证。

  不过,郝宇拒绝向红星资本局提供完整的检测报告。他解释称,为保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信息,所以不能出示完整的检测报告,但检测的关键结果部分已经在其文中贴出。

重组胶原蛋白近期争议不断

此前华熙生物深夜“炮轰”券商引关注

  可复美是巨子生物旗下核心品牌。巨子生物财报显示,可复美品牌在2024年的销售收入达到45.42亿元,同比增长约62.9%,占巨子生物总营收的82%。除此以外,巨子生物旗下还有可丽金、欣苷等品牌,但业绩均不如可复美。

  郝宇视频中质疑的产品也是可复美的王牌产品。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该产品在天猫旗舰店显示价格为券后339元(30支),已售10万+。

06e9c2e16b0886ba9fc584c08452d4f.jpg

图片来自天猫可复美旗舰店

  但可复美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质疑原料成分问题。今年4月初,据大象新闻报道,消费者秦女士在使用“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G型)”后出现“馒化脸”。在把该产品送检后,检测出了未备案的成分:表皮生长因子及吐温-80。

  4月12日凌晨,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致广大可复美消费者的一封信》,明确表示其旗下所有产品均未添加人表皮生长因子。经独立的双重检测,也未检出人表皮生长因子成分。

  此外,巨子生物押注的重组胶原蛋白也一直处在争议之中。一周前,华熙生物深夜发文“炮轰”多家券商机构,称后者在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两种材料之间一踩一捧,引发行业热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