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午后,港股中核国际持续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180%,截至发稿涨幅回落至123.6%。公司自2003年1月6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
截至发稿,港股中广核矿业涨14%,上海电气涨6%,中广核电力涨4%。
A股方面,核电核能概念持续走强,截至收盘,近20只个股涨停,金利华电、哈焊华通20%涨停,中核科技、汇金通、永鼎股份等也涨停。
其中,哈焊华通开盘5分钟即拉出“20cm”涨停。哈焊华通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各类碳钢焊丝、低合金钢焊丝、不锈钢焊丝、铝合金焊丝等各系列上百个品种。公司产品应用到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白鹤滩水电站、煤化工超大加氢反应器、三代核电华龙一号、AP1000、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太阳能“多晶硅”等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建设。
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为核聚变设备提供高质量焊接材料,主要参与了紧凑型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项目。
据《证券日报》目前,国内外对可控核聚变的投入不断增加。“可控核聚变产业正从技术突破向工程化应用加速推进,全球市场处于爆发前夜,中国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记者表示,在技术层面上,中国多项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如高温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显著延长、同步输出电力能力提升,示范电站运行成本逼近传统能源,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
据国金证券研报,国际资本也处于加速阶段,根据《核聚变2024行业报告》,多数核聚变公司预计核聚变商业发电在2031-2035年实现,2024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超过71亿美元,同比2023年增加9亿美元。
不过,行业发展还有诸多难点待突破。“成本高昂是制约因素之一,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技术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需规模化降本,目前商业化订单仍依赖政府或科研项目,市场化能力较弱。”郭涛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