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5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在广州落幕,这场由华为乾崑联合央视新闻举办、以“乾崑生态共赴热爱”为主题的大会,恰逢智能汽车产业从单车智能转向场景生态的关键节点。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华为乾崑的愿景就是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让出行更安全,生活更美好。大会发布的技术升级亮点和生态服务成果,不仅勾勒出华为乾崑的战略蓝图,更为全行业提供了生态融合的实践样本。
技术筑基+产品扩容
筑牢核心竞争力
在智能汽车竞争中,技术实力是根基。华为乾崑以持续迭代的技术生态为内核,搭配覆盖全场景的产品布局。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乾崑智驾ADS系列的升级,是本次大会的技术焦点。靳玉志现场公布的ADS 4 Pro增强版,搭载了华为首创的舱内激光视觉Limera传感器,通过“一镜双模”架构实现激光与摄像头数据的物理级实时融合。哪怕是黑夜120公里时速下,小纸箱也能被提前识别绕行。
据了解,ADS 4 Max超阶版新增的eAES 2.0功能,能在侧向来车挤压时主动躲闪,甚至在高速爆胎后还能安全靠边停车。该版本将于2026年一季度开启OTA,推送城区全场景领航辅助(NCA)功能,覆盖20多款车型。靳玉志在会上宣布,华为乾崑正在北上广深、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进行高速L3的路测工作,为高速L3的正式商用做最后的冲刺准备。
技术领先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乾崑智驾累计研发投入已超500亿元,2024年车BU投入就超100亿元。”靳玉志透露,华为在AI三要素上的压强式投入已见成效:云端算力达45EFLOPS,高质量训练里程破10亿公里,模型迭代提速至4天/次。
市场数据印证了技术价值:2025年10月,搭载乾崑智驾的车型销量已突破10万辆,今年前9个月,城区领航辅助市占率达27.8%,35万元以上豪华车型市占率更是过半。可以说,每卖2辆豪华智驾车,就有1辆采用乾崑技术。
智能座舱的升级同样贴近用户需求。鸿蒙座舱HarmonySpace5迈入座舱智能化的L3时代,基于MoLA架构实现像人一样交流和做事。靳玉志通过视频演示全域免唤醒交互,交互从两步变一步。
技术落地离不开产品载体。华为乾崑与广汽合作的启境、与东风汽车合作的奕境在大会亮相,据悉,启境是华为与广汽合作的全新高端智能品牌,首款车将于2026年中上市,新车全系搭载乾崑最新技术。此外,作为华为与东风汽车深度共创的新能源品牌,奕境以“华系年轻品智旗舰”为定位,剑指追求科技与颜值的年轻消费群体。通过上述两个品牌,华为乾崑正构建起全价位、全动力车型的谱系。
场景落地+产业协同
构建全链条价值生态
现阶段,智能汽车正在从出行工具向智能终端转换。靳玉志在发布“10分钟乾崑智驾生活圈”时,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开车出门,10分钟内找到车位、完成充电、预约洗车,不用下车就能搞定。而这一场景的实现,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开放协作。
借由科拓股份、星星充电、途虎养车等合作伙伴的协作赋能,让生活圈从概念走向落地。具体来看,公司与科拓股份合作,实现20万个停车场无感缴费——离场时车机扫码,出口直接抬杆,不用再排队;与星星充电联合打造的“车桩云”方案,能让车辆自动泊入、插枪充电,实现车辆自服务;而途虎养车的“无感养车”网络,通过车端、云端、门店端数据互通,使得保养更加便捷快速。据悉,该生态服务圈未来还会接入140万根充电桩、1000多家洗车店,真正让便利触手可及。
在开放生态服务圈之外,华为乾崑还同步推出了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我们把停车、充电、保险的服务套件开放给伙伴,一起做一站式用车体验。”靳玉志称,新发布的乾崑App,不仅能查ADS安全分、享受泊车保障,还能通过心愿单收集用户需求。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凭借生态协同模式,华为乾崑正在加速破解行业痛点。在靳玉志看来,华为乾崑向上游输出技术标准,带动芯片、地图产业升级,向下游帮车企补智能化短板,能够各尽其能,让车企聚焦造车长板,让华为加码智能短板。比如,从ADS 2到ADS 4,十多次升级让老用户也能享受新功能,显著提升用车体验,降低用车成本。
从技术突破到产品落地,从场景构建到产业协同,华为乾崑以安全和美好为锚点,搭建起“技术-产品-服务”的生态闭环。随着未来政策法规允许、辅助驾驶商用条件成熟,“10分钟生活圈”完善,华为乾崑不仅会加速智能技术普及,更将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