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近日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了关于普陀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从“优环境、降成本、促发展、保权益”四个方面,注重体现普陀政策措施“接地气”,全力当好服务民营企业的“店小二”。
参会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这场大会既是“定心丸”,更是“冲锋号”,对企业后续发展更有信心了。
聚焦四方面,做大做强做优
2024年,普陀区民营经济占全区市场主体90.4%,贡献了70%左右的区级税收。从传统制造到前沿科技,从百强明星企业到四大重点产业,这片热土上,7.257万家民营企业扎根生长。
会上,普陀区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作出部署,聚焦“优环境、降成本、促发展、保权益”,全力支持普陀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优环境方面,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包括打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提升涉企服务能力。比如,推广应用普陀区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普惠云址”,依托数据核验简化企业住所登记材料。优化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提升惠企实效。建立惠企政策制定常态化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工作机制,立足企业视角,提高政策易读性。
降成本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包括降低民营企业投融资成本,支持民营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拟上市企业资源库,发挥上市专家辅导团作用,提供上市基础培训、金融资源对接、合规审核等全流程配套上市服务,助推优质民营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促发展方面,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核心人才成长,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优化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环境。
保权益方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化包容审慎监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民营企业合法经营、畅通政企沟通机制等。
政策赋能,企业直言“信心满满”
在普陀区,民营科技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力军。2024年,区高新技术企业694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增幅全市第三。2024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和高成长百家企业名单发布,普陀区15家企业入围,在全市获奖企业数量排名第五。
大会上传递的政策部署,让企业信心倍增。
在上海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长海看来,一系列举措犹如及时雨,为民营企业送上了“定心丸”。这些举措包括优化涉企行政检查、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及免费为企业提供数字版“健康体检报告”等。
作为一家以数字化医药分销及供应链为核心的企业,九州通是国内医药流通板块中最大的民营医药商业企业,搭建了行业稀缺的“千亿级”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还孵化出服务于B端和C端用户的大健康综合服务平台。
吴长海表示,医药流通行业受政策波动的影响较大,此次大会提出的落实市里营商环境优化26条措施,既务实又及时,为企业稳住了阵脚,“这让我们更有信心在普陀区精耕细作,对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也充满了期待”。
复星医药副总裁袁方兵对此也深有同感。复星医药在普陀区扎根已有30余年,区委区政府在创新人才、投融资、国际合作等方面,始终扎实、务实地帮助企业解决实质性问题。近年来,复星医药围绕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2024年企业年报显示,复星医药超过25%的营收来自海外。
谈到此次大会,袁方兵最关注的是“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提法。他表示,生物医药的创新离不开全球合作,许多民营企业“出海”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我相信,在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也有助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企业”。
天地软件园党委书记宋峥也告诉记者,当听到大会提及推出一系列为民企纾困的政策时,他产生了深切的共鸣。园区内98%的入驻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人才住房、信贷融资是这些企业遇到的共性难题。接下来,园区将联动区里的政策,逐一破解这些难题,为民企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聚力发展,服务是第一资源
坚持“服务是普陀第一资源”的理念,当前,普陀区举全区之力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引领“一带一心一城”发展,引导民企借助创新平台的力量,奋力前行。
钜甲信息董事长郭亮表示,普陀区对民营企业的重视之深,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服务认识之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
钜甲信息主要从事传统生铁、焦炭贸易,近年来拥抱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浪潮,致力于打造“铸造炉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由于平台经济交易量大这一特性,钜甲信息在税务和融资方面需求较高,“普陀税务单位对我们帮助很大,为我们避免了许多合规风险;商会也经常组织政企营商座谈会,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借助会议的东风,我们接下来要研究如何实现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赋能,特别是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运用到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致盛集团主要从事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与运营,董事长张润斌表示,大会不仅增强了其动力和信心,也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桃浦新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是我们未来考虑的亮点”。
上海致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文统告诉记者,这场大会让民企看到政府的决心与诚意,民营企业有了信心,更要稳扎稳打地做好主营业务。在数据与智能的浪潮中,普陀区民营企业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坚实的步伐,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墨泉生物是一家致力于精准室内农业的初创型民营企业,在普陀区创新平台的帮助下,入驻“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巧妙化解研发场地难题。“普陀区地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资源优势明显。我们墨泉生物也乘势而上,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墨泉生物创始人秦楚汉说。
蓝鸟科技也通过科创集市这一平台,与金融机构对接,获得了3500万元的授信额度批复,解决了企业研发成本上升及业务拓展中面临的资金问题,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同样深耕普陀区十余年的波克科技,从游戏开发到“游戏+医疗”“游戏+教育”跨界破圈,累计纳税超70亿元。波克科技总经理徐仁彬表示,“区域包容创新的土壤,让我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跟随着区域发展不断转型、业务破圈。”
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如何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盈利更容易、发展更有劲?
今年2月,普陀区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从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办事便利性、提升监管检查质效、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营商氛围5方面提出88条举措,持续深化普陀特色营商环境建设。同时还发布了“服务企业PLUS”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为企服务、提升企业感受度,完善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
在政务服务方面,普陀区通过“智能图谱”基座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实现了“一网通办”,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普陀区发布了《普陀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成立法治服务共同体联盟;揭牌成立知识产权“两中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成立全市首个科技金融产业解纷中心,护航普陀金融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上午开会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下午区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就来对接了相关事宜。”华明电力常务副总经理朱强深有感触。分接开关,是电力变压器里的关键部件,也是华明电力的核心产业。作为一家在该领域拥有超过300项专利的科技企业,华明电力时常面临仿制品的挑战。朱强坦言,企业在面对不正当竞争时,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专业指导,“这种实打实的服务让我们很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还构建了“企业诉讼保全白名单”机制,旨在降低企业诉讼保全成本,提升企业司法获得感;推进“首违免罚”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去年免罚金额达700余万元。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企业在发展道路上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上海收钱吧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7月在普陀区天地软件园创业,如今,服务超过900万家线下商户,日交易笔数超过5600万。公司董事长陈灏表示,作为在普陀区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十多年来,收钱吧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等资质认定及税收优惠,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信誉与品牌价值;在人才建设方面,普陀区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企业解决落户、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并开展多层次职业培训提升员工专业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