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出席君联资本2025年度CFO&CHO联合论坛,以《和铂医药,创新十年:以技术突破和创新业态驱动逆势增长》为题,分享了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王劲松认为,过去十年间,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中国创新药研发数量达到704个,位居全球首位,其中FIC(First-in-Class)创新药研发数量达120个。细胞疗法、双/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放射性药物等复杂分子已成为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发力点,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生态已经形成。
“这一历程得益于审评审批政策优化、医保覆盖增加、资本市场支持以及人才回归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驱动。”王劲松道出创新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王劲松关注到,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正在逐年攀升。从分子类型看,国外大药企对中国的复杂分子类创新药的买入兴趣日益提升,从单抗逐步扩展至双抗、ADC、细胞与基因疗法、核酸药物等。更值得关注的是,出海模式正在从“产品授权”升级为“以技术平台为基础的长期战略合作”。
近年来,和铂医药在创新药出海方面战绩亮眼。2022年,公司将CLDN18.2xCD3双抗授权阿斯利康,成为中国首个双抗出海项目;2023年,公司将MSLN-ADC授权给Seagen/辉瑞;2025年,公司与阿斯利康达成长期、深度全球战略合作,涵盖多疾病领域、多项目授权及1.05亿美元股权投资。
王劲松表示,自2025年起公司进入战略发展的3.0阶段,目前和铂医药已构建三大增长引擎,包括诺纳生物的全球抗体开发平台、与跨国药企的平台出海合作,以及推动中后期管线全球价值最大化。
“和铂医药正逐步转型为平台型公司,通过孵化子公司,在不同疾病领域和技术方向推进创新项目。”王劲松认为,这种模式具有领域精专、效率提升、融资灵活、风险分散等优势,母公司可为子公司提供技术、资本与商业化支持。
王劲松表示,和铂医药的目标是在2028年之前成为全球顶尖的平台型制药企业,通过“三大引擎”持续推动创新药全球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