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盛银消金”)在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经盛银消金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推举董事周峙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期限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至其获董事长任职资格之日止,且不超过六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个多月前,9月4日,辽宁金融监督管理局刚核准周峙盛银消金董事的任职资格。

周峙“代行”董事长职责
人事变动频繁
事实上,在盛京银行2025年4月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周峙已于2025年1月获推荐为盛银消费金融董事长。但其任职资格一直未被核准。直至2025年9月4日,其盛银消金董事的任职资格被核准,但董事长一职的任职资格仍待进一步批复。

其简历显示,周峙为盛京银行任职超30年的“老将”,2015年2月获聘为该行董事会秘书,1991年8月就已加入该行前身沈阳合作银行的南湖支行。2006年6月至2019年9月,周峙先后担任该行监事会办公室主任、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及主任;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期间,担任该行行长办公室副主任。
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周峙担任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以及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1991年8月至1998年5月期间,周峙先后任职于盛京银行(包括其前身)证券部及市府广场营业部职员。

盛银消金2024年财报显示,盛银消金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为张珺,她同样来自盛京银行,曾为该行首席风险官、副行长。据盛京银行2023年年报,张珺已于2023年8月辞任副行长一职。企查查显示,张珺于2020年8月成为盛银消金董事长,彼时,前任董事长李欣退出。
此外,盛京银行2024年报中的高管简介还显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孙英品担任盛银消金董事长。

不难看出,盛银消金近年来遭遇管理层震荡,五年内频繁更换三名董事长。
据了解,盛银消金是东北地区首家、辽宁唯一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由盛京银行作为主出资人发起设立,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册地沈阳市,注册资金3亿元。
助贷名单披露
注册资本仍“未达标”
除了在人事变动方面,盛银消金于助贷新规正式施行前夕披露的合作机构名单也值得关注。
在本次披露名单中,盛银消金共公示了37家合作机构,其中包含17家引流机构和20家担保机构。

其中,多家机构关联互联网巨头或具备头部属性,如北京同邦卓益科技(与京东体系存在关联)、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乐信集团旗下核心分期平台),还有桔子数字科技、小赢普惠科技等,这类机构依托背后的流量生态、用户基础,能为盛银消金带来规模化的潜在客群。
另一方面,场景化平台占据重要席位,包含上海哈啰普惠科技(依托哈啰出行高频场景)、爱奇艺科技(长视频内容场景)等,可在出行、娱乐等具体场景中嵌入信贷服务推荐,实现“场景+金融”的精准触达。
在担保机构方面,盛银消金20家担保机构覆盖东南沿海、东北、西南、西北、华北等全国多区域,形成跨区域担保服务网络。
在业绩方面,截至2024年末,盛银消金总资产达79.02亿元,同比上涨19.96%;营业收入2.93亿元,上升20.58%;净利润0.86亿元,上涨4.88%。虽纵向与2023年业绩比较均有所上涨,但盛银消费金融在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排名仍在20名之后,处于中下游位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企业预警通,当前盛银消金3亿元的注册资本在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排名最后,且并不满足《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10亿元注资门槛。
2024年3月,《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从3亿元提高至10亿元,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由不低于30%提高至50%。
对于中小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增资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盈利有限,难以依靠自身积累实现资本补充;股东之间协调困难,难以就增资方案达成一致;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门槛较高,外部资本介入难度较大。
盛银消金成立至今已近十年,其注册资本仍停留在3亿元。这不仅与监管要求存在差距,且其股东暂未公开明确表达增资意愿。有业内人士曾指出:“股权关系调整,但未同步增资,或许表明股东增资意愿不足。”
未来,在新任董事长周峙的带领下,盛银消金如何破解增资难题,并在头部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双重挤压下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其后续动作或将成为观察中小消金生存状态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