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正弘城商场FILA KIDS门店因店员不当备注事件引发舆论关注。11月2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带孩子选购童鞋时被店员私下备注“买双鞋子都嫌贵”,并发到了会员微信群。事件发酵后,FILA消费者体验官方服务号致歉,称已对涉事员工严肃批评。
事件背后,FILA作为安踏集团核心品牌,近年来营收增速放缓,在集团收入的占比呈下滑趋势。而此次FILA店员不当备注风波,和今年9月安踏集团旗下另一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炸山”争议,也将安踏多品牌战略管理面临的挑战推至台前。
店员备注顾客信息“买鞋嫌贵”引争议
FILA 致歉:已对涉事员工进行严肃批评
店员在会员群内分享的客户信息截图显示,该顾客被备注“11.23号注册的,就买一双鞋子,一直嫌贵男孩穿37码”,标签栏更直接标注“买双鞋子都嫌贵”。

11月24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就此事致电郑州正弘城商场FILA KIDS门店,电话无人接听。随后,记者致电FILA客服热线,客服表示,“不太清楚情况,会记录并进行反馈的。”此外,记者联系FILA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同日,FILA消费者体验官方服务号在该网友帖子评论区回复称,“我们已第一时间与门店负责人了解情况,并对存在失当行为的员工进行了严肃的批评。类似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我们真诚希望能有机会当面向您表达歉意,并请您监督我们改进、提升服务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FILA KIDS成立于2015年,是FILA旗下的运动时尚儿童品牌,主打高端儿童服饰及鞋类产品,产品覆盖3-15岁儿童,其儿童鞋的价位在480-1380元区间。
FILA营收增速放缓
安踏多品牌战略下的管理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FILA近年来业绩增速放缓。自2019年安踏集团首次公开FILA经营数据以来,其曾凭借高端时尚定位成为集团增长引擎。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73.9%至147.7亿元,占比达43.5%;2020年营收再增18.1%至174.5亿元,规模超过安踏品牌,占比扩大至49.1%。
然而,这一增长态势未能延续。2022年,FILA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滑1.4%至215.23亿元。虽然在2023年FILA业绩开始反弹,但在2024年表现反复。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FILA收入达141.8亿元,同比增长8.6%,但低于集团14.3%的整体水平,在集团收入的占比为38.5%,呈下滑趋势。
在收购FILA后,安踏的收购步伐并未停歇,推进多品牌战略。2015年,安踏收购英国运动品牌Sprandi;2016年,通过与日本品牌迪桑特成立合资公司,切入专业运动装备赛道。2019年,安踏作为牵头方完成对亚玛芬体育的收购,将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阿托米克等知名品牌纳入旗下。今年4月,安踏宣布将全资收购德国户外服饰、鞋履及装备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此外,安踏宣布与韩国时尚集团MUSINSA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
然而,多品牌管理并非一帆风顺。今年9月,始祖鸟因“炸山”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网友们直接问责其母公司安踏集团。据悉,受此次事件影响,9月22日,安踏集团开盘即下跌超4%,收盘仍跌2.22%报94.65港元/股,单日市值蒸发60.36亿港元;次日(9月23日)继续下跌0.95%收报93.75港元/股,两日累计蒸发85.62亿港元。此次FILA店员不当备注风波和始祖鸟“炸山”争议,也暴露出安踏集团在多品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安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9%至70.31亿元。若剔除由亚玛芬体育上市事项权益摊薄所致的利得,安踏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