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2 09:39:0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李想亲自接管人力资源!理想汽车6次大调整背后暗藏战略危机

  理想汽车组织架构大调整:李想亲自接管人力资源释放什么信号?

  今天看到理想汽车最新的人事调整公告,我第一反应是:这家新势力车企正在经历从"学生"到"自主决策者"的蜕变。这次调整最核心的变化,是创始人李想首次直接接管人力资源部门,将原本分散的"组织部"与"人力资源"整合后并入产品与战略群组,由元老级员工杨海山负责。这意味着什么?我们慢慢聊。

  从"学华为"到"去华为化"的战略转向

  记得两年前理想大张旗鼓引入华为系高管时,业内都说李想要复制华为的管理模式。当时从华为挖来的HR业务负责人李文智,把理想的OKR体系改成了华为的PBC绩效模式(个人绩效承诺)。这种强调结果导向的考核方式确实让销售数据好看了一阵,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出现了跨区抢单、内部返佣等恶性竞争,甚至导致对纯电市场的误判。

  今年7月理想宣布放弃PBC重回OKR,现在连华为系高管也陆续淡出,这个转变很有意思。就像个优等生突然发现,抄来的解题思路不适合自己的考卷。从补充材料里21世纪的报道看,华为那套流程在理想出现了"走个招聘流程候选人就跑了"的尴尬,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李想要亲自抓人事——在智能电动车这场马拉松里,组织效率可能比管理形式更重要。

  频繁调整背后的战略焦虑

  今年已经是理想第6次大调整了:3月合并销售战区、6月成立智能汽车群组、8月撤销战区制、9月拆分自动驾驶部门...这种高频调整既显示出应对市场的敏捷,也暴露出战略摇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交付量被蔚来、小鹏反超后(理想3.17万辆 vs 小鹏4.2万辆),这次调整更像是危机应对。

  从补充材料中36氪的报道看,李想现在既要管产品战略,又要抓AI研发,还要亲自盯人力,这种集权化管理在车企冲刺阶段或许能提升效率,但长远来看,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的权限平衡值得关注。就像开车时既要踩油门又要自己修发动机,对驾驶者的精力分配是个考验。

  投资人需要关注的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现金流状况。虽然理想Q2仍保持盈利(净利11亿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0亿元,自由现金流-38亿元,这些数字结合频繁的组织调整,可能暗示着运营压力。第二是纯电战略的落地效果,新推出的i8车型未能复制增程系的成功,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李想要把人力与产品战略深度绑定。

  回头看这次调整,本质上是在解决两个矛盾:华为式管控与造车新势力灵活性的矛盾,以及规模扩张与管理效率的矛盾。就像玩俄罗斯方块,当方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时,你得不断调整手法。至于这次调整是妙手还是缓兵之计,可能需要观察下季度交付数据才能判断。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察,但记住任何投资决策都要做好自己的尽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