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走势有点让我生气了,作为一个车主的感受,我认为理想汽车完全不应该是现在这种情况,市场对理想有点太悲观了。你等着,要是这样的话我还就跟你杠上了。有空会更新。
经营层面看:
pe好歹是正的,i6价格再低,也是赚钱的吧?即使销量再下滑,好歹也是盈利的吧?市场曾经一直担心理想只做增城纯电落后,但纯电mega i8 i6的退出,纯电转型可以算是成功了对吗?
对比友商: 蔚来小鹏还未盈利,理想的状况起码应该比他们的困境反转逻辑强吧?你不能说一个困境反转还没盈利的企业市值应该比一个已经能自我造血,经营有方的企业高吧?至于各种界,我个人认为并非是其本身企业有多强,只榜了大腿,套了一层光环而已,给的估值过高了,或者说对比之下,给理想的估值低了。甚至假如有一天,保护不在,是不是要价值回归呢?
最后说一点基本面,中国车企的真正出路在出海,理想这一点再做,但是比我期望的有点慢。中亚是个很好的战略入局点,希望理想能把握,一定要重视这块,无论从发展潜力,人均收入,人口结构,都是理想为“家庭”造车的好方向。
接下来,只谈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的根本在于假设 验证:
如果对,执行交易计划;
如果不对,证明分析有误,需要重新分析 交易纠错。
个人观点:
目前处于182.9下来的调整周期,红圈68.65不确定是否为最低价,但是我更倾向是,因为如果不是,调整时间太长了,不符合平衡的哲学。
我认为目前是68.65开始的新一轮上升周期,上升周期的初期优势比较慢,投资者限于前期下跌周期的恐惧,也对后市没有信心。
黄圈部分是二浪调整结束的低点,只要这波调整不破黄圈低点73.35,就是3浪2。结束之后会有一波不错的上升,即3浪3。
昨天的收盘价新低,导致日线的结构已出现钝化,接下来等结构形成就是很好的入场点。
如何判断这个入场点呢?
最好的走势是:先在分时(90和120分钟)反弹,然后再缓速下跌创新低。这种走势是可以把握的,能量化。当然市场怎么走都是对的,直接上也是可以的,只是无法确定买入点而已。
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等。等待两点:
1.分时线出现反弹,然后缓慢在下,跌出新低,届时90,120,日线大概率都会有结构,买入确定性强。如果买入后没上涨,反而继续下跌,则等钝化消失止损,找下一个入场点。
2.不走1,而是直接上涨,那么日线结构形成,也是买入条件,然后观察是否能突破趋势。


10.15收盘: 90分钟和120分钟反弹过程中,对比前一次的反弹,应该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到时候观察是走方案1的缓跌还是方案 2的直接向上开启新的上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