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韩璐
总部位于上海的华检医疗,在数字资产领域再下一城。
9月19日,执行董事林贤雅签发公告,宣布其倾力打造的ETHK大厦已在南京落成,大厦总建筑面积约70000平方米,计划于22日举行落成仪式。
“全球首个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RWA)数字化技术研发与生态赋能的核心基地。”
林氏如此定义这座大楼,称其彰显华检在RWA领域大规模实体化研发与落地的非凡决心。
7月以来,这家主营体外诊断(IVD)的龙头,接连重磅出手,称要打造全球首个创新药数字交易平台,且出资31亿港元控股国富量子。
频繁的动作,引来资本高度关注。
7月中旬,华检的市值尚在30亿港元左右,其后一路飙涨,至9月19日收盘,其市值达到170亿港元,大涨约140亿港元。
公开信息显示,华检创始人为何鞠诚、梁景新、林贤雅,三人行事低调,各自以三家实体形成创始集团,控制着华检医疗28.53%股份。
在这波运作中,三人的股权价值,飙涨约40亿港元。
连番操作
华检医疗三位创始人中,何鞠诚、梁景新已退任,只余林贤雅主持大局,担任总经理兼执行董事,操盘业务发展。
过去两个多月,他着手大力布局数字资产。
7月,华检联合华大基因旗下的华大共赢,设立全球首只“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
其后,他启动“全球增强版以太坊(ETH)金库”战略,联合香港持牌交易所HashKey,完成首批1.49亿港元ETH的合规购入。
9月初,林贤雅又完成一笔巨额收购。
华检合计斥资31亿港元,获得国富量子20.3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金额大体等同于其净资产,可谓押上身家。
国富量子是一家持牌科技金融平台,拥有QFI、CIBM、QDIE等业务资格,还投资深圳量旋科技等,借此收购,林贤雅意在通传统金融与链上金融。
ETHK大厦落成,又是其一展抱负的新起点。
大厦位于南京市建邺区乐山路190号,主楼面积约35000平方米,群楼15000平方米。
华检预计,此地未来将汇聚超5000名技术专家、研发工程师与生态合伙人,形成全球RWA技术实力最强的实体研发团队之一。
中国创新药出海正迅猛,林志在结合区块链技术,建立全球首个创新药数字交易平台。
他计划,将高价值医疗资产,如ADC药物、基因疗法专利等转为数字资产,解决传统医疗业流动性不足、融资周期长等痛点。
据悉,创新药企的一般融资,主要来自PE/VC的支持,以及大药企的投资或BD交易。
青衫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澄表示,创新药代币化的挑战在于,资产本身非常专业,不如商业地产、碳排放权等资产,容易测算现金流。

“在临床前阶段,由于试验数据、BD交易等事件,创新药资产会出现暴涨暴跌,若项目失败,代币可能无法变现。”
朱澄告诉《21CBR》记者,即使创新药到商业化阶段,其现金流依然需要高度专业的研判,对普通投资者未必友好。
改头换面
林贤雅的密集操作,已让华检医疗改头换面。
9月14日,林签发公告,宣布将华检中文名,变更为“华检数字产业集团”,英文名改为“ETHK Labs Inc.”。

19日开始,华检已正式采用全新企业标志。
《21CBR》记者查询官网发现,华检已自称为全球领先的、以医疗创新药高科技资产(NewCo)为基础的Web3 交易平台。

同时,林贤雅宣布成立两家合资公司。
其一为ETHK INC,将专注于运营与发展“ETHK”核心品牌,打造一个安全、高效、合规、开放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
其二为ETHK HOLDINGS LIMITED,定位为“生态级数字产业投资与并购中枢”,在全球整合产业主体、长期资金及持牌金融机构。
9月16日晚,华检即宣布与仁和药业合作,在美国共建全球首家专注非处方药(OTC)的RWA交易所。

仁和拥有“妇炎洁”“优卡丹”“闪亮”等知名品牌,OTC资源丰富,且积累大量专利权、商标权等技术资产。
双方计划将这些知识产权转化为数字资产,面向全球专业及机构投资者,进行融资与流通。
林贤雅将此合作,视为其链上金融生态及“全球RWA交易所中所”模式的标杆案例,可谓各取所需。
仁和药业现业绩承压,以此盘活庞大的无形资产,优化资产负债表,创新融资模式;华检牵手行业龙头,推进轻资产化的探索,收取技术服务费、上链费及持续的合规服务费。
如果该模式可行,且具备可复制性,华检势必将推动规模化扩张。
渴望破局
连番的链上布局,林贤雅也志在破局。
他和何鞠诚、梁景新在2016年创立华检,主要分销体外诊断(IVD)产品,如诊断设备(仪器)和试剂。
华检一度是上海IVD市场第三大分销商,2019年在业内首家登陆港股,分销业务收入占比超9成。
只是,华检本质为中间商,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利润率不高,年营收30亿元左右,净利常年在1亿-2.75亿内震荡。
林贤雅团队年年挣钱,若局限在IVD本行,又难有大的突破。
2024年,其营收31.62亿元,微增2.4%,净利2.6亿元;今年1-6月,营收12.7亿元,又下滑6.2%,只挣约3900万元。

切换到火热的RWA赛道,林贤雅团队渴望拿到新船票,如此大力度投入,也有幕后股东的支持。
“与华检医疗在合适的业务环节探讨合作机会。”
8月下旬,新华医疗公开称,其持有华检的27.29%股权。新华医疗自身,是一家医疗器械、制药器械的头部公司,年营收高达100亿左右。
在林贤雅谋划的生态里,或许很快可看到在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的进展。
当然,新赛道并非坦途。
“作为一种融资渠道,取决于交易所的流动性和对单个创新药资产的估值。”
朱澄提醒说,在数字金融世界,若没有流动性一样没有好估值,药企也没有意愿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