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4 13:52:00 股吧网页版
金价连涨 黄金周看“淘金热”
来源:新华财经

  国庆假期历来是国内购物消费的高峰期,今年国庆又恰逢金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之时,为贵金属消费热潮再添一把“火”。

  记者走访上海和江苏多地的周生生、周大福和潮宏基等门店发现,国庆“黄金周”一直是婚庆高峰,因金价上涨,传统“三金”(金镯、金项链、金戒指)作为婚礼“刚需”给年轻人造成了压力。但如何在有限的预算范围里消费更有保值可能的产品仍是年轻人关注的重点。

  追涨买金还是持续观望?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国际金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10月3日,伦敦现货黄金收于每盎司3885.66美元,日内涨近0.8%,本周累涨近3.4%,今年迄今现货黄金价格累计涨幅约为48%。

  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当日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也受金价上涨影响而水涨船高,具体而言,周生生足金饰品每克为1136元,单克较9月30日上涨25元;周大福、六福珠宝、潮宏基足金价格为每克1129元,较9月30日上涨21元。

  多数商家均表示,在和消费者交流的过程中,不少人均认为,黄金后续仍有上行空间。投资者对黄金避险保值属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3-5克的小吊坠、细手链销量好,年轻顾客更在意款式设计,价格相对亲民的轻量款既能满足装饰需求,又不会造成太大经济压力。”上海虹口区潮宏基门店店长吴先生表示,尽管金价持续上涨,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也让今年黄金周金饰品消费热度不减。

  吴先生称,在黄金周之前有“三金”需求的新婚夫妻们已经提前备货,本次黄金周各大商场均发布了不少购金优惠方案,最近来买金饰和金条的多是有送礼物需求以及“悦己”消费驱动。

  有消费者表示,金价走势起伏很正常,“易涨难跌”仍将是常态。“从今年中旬一直观望到十一,没想到越等越贵,之前想买个黄金项链,现在只能考虑买一对黄金耳坠。”

  南通周大福门店销售施女士对记者表示,金价持续走高后,“一口价”金饰品的销量表现亮眼。目前已确认“一口价”黄金产品将于十月开始陆续加价,调价幅度或达到30%。

  在施女士看来,不少前来购金的年轻人预算有限,为了在有限的预算里挑到心仪的产品,反而是有设计感的“一口价”饰品更合适,且听说“一口价”饰品后续要涨价后,已有顾客“赶在涨价前预订购买”。

  施女士称,部分购买“一口价”金饰品的消费者不会询问克重,这部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感觉”,这类金饰品寓意好、设计好,对于部分有送礼物需求的消费者来说更合适。

  施女士同时表示,对于部分关注克重的消费者,他们会准确告知“一口价”黄金饰品的克重,并清楚解释“一口价”金饰与按克重计价的金饰的定价差别,谨防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因为习俗的要求,我们要在订婚前需要购入包括金手链、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在内的一系列黄金饰品,这在家长看来是‘必需品’。”准新郎任先生站在柜台前表示,金价上涨并不会影响他们对于金饰品的需求,恰恰是黄金的保值和增值属性给金饰品增添了新的购买理由。

  任先生对记者表示,他并不会考虑“一口价”黄金饰品,既然买黄金饰品是看重其“投资属性”,那么按克计价的产品对他而言更合适。

  对铂金、白银等饰品外溢效果仍有限

  支撑黄金上涨的逻辑同样适用于白银,白银在避险情绪与补涨需求的推动下,也在2025年下半年开启了补涨行情,现货白银三季度累计涨幅逼近30%,今年迄今累计涨幅达到66%。

  同时,部分机构认为,金银比率仍高于历史均值、白银相较于黄金仍处于低估状态,因此白银也具有更大的上涨潜力。

  在饰品消费端,因金价高企,也让更为“平价”的铂金和白银饰品的替代效应开始出现。但记者走访时发现,与人气较为火爆的黄金柜台相比,白银柜台的人气稍显不足。

  南通老天宝银楼销售顾女士对记者表示,在买婚礼“三金”方面,如果大家有预算还是会首先考虑买黄金饰品,近期确实出现了部分因黄金价格太高而考虑购入白银饰品的需求,但外溢程度有限。

  “不得不说,今年黄金价格持续飙升增加了我们结婚的成本。”任先生直言,但之所以不考虑铂金、白银等黄金替代品一方面在于银和铂金饰品的设计感和款式没有黄金类饰品丰富,另一方面则在于在相同的预算内,黄金饰品的保值属性更加突出。

  任先生表示,本来他也在考虑是否购入钻戒,但现在他更为看重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范围里消费更有保值可能的产品。“本来钻戒可以看为奢侈品,现在反而是黄金后续更有可能成为奢侈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