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前几日小幅回落后,黄金价格再次站到高位,截至发稿,现货黄金报3338美元/盎司。
5月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开盘价报792.86元/克;当天下午,深圳水贝金饰报价在805元/克左右。刚刚过去“五一”假期,虽是小雨绵绵的工作日下午,水贝各商场的负一楼依然能看到前来挑选首饰的顾客,不少商家一边经营柜台生意一边在线上直播。

(5月7日深圳水贝金展珠宝广场;摄/张晓慧)
不过,多位水贝店家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今年生意较往常淡了很多。多家黄金珠宝企业的一季度报告亦显示出营收和利润下降的态势。
外部环境持续推动黄金价格在高位波动,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受制于高金价,黄金的大小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金饰企业业绩承压
金价火热飙升,金饰企业在2024年不景气的行情,延续到2025年。
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金条及金币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
虽黄金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但是高昂的价格依然在重创消费者对黄金首饰的消费热情,金饰企业的营收受到剧烈影响。
周大生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1-3月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7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28%;累计实现毛利额7.0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5%,终端门店数量较年初净减少177家。
无独有偶,老凤祥一季度财报亦显示出营收和利润双下滑的现象。据老凤祥2025年一季度报告披露,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175.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跌23.55%。
六福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1-3月,其销售店铺净减少56家。不过,其财报展望,“在消费者适应高金价后,黄金销售有望恢复正常。”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乐观,“对于现在这么高的价格,除了刚需或者是投资,买的人很少。”李佳(化名)在水贝金展珠宝广场负一楼经营金饰柜台,她告诉记者,今年生意较之前差很多,“五一”假期虽然人多,但是成交量比较少。
谈到未来打算,李佳表示“只能熬,希望金价能降到普通消费者能消费得起。”
例外同样存在,在众多黄金下游企业沉浮之时,以“古法黄金”起家、瞄准高消费人群的老铺黄金显得格格不入,2024年,其收入达85.06亿元,同比增长167.5%。
不同于其他品牌纷纷陷入“闭店潮”,2024年老铺黄金新增7家门店,36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SKP系、万象城系等高端商场。
有意思的是,在对于未来的展望中,周生生、六福集团、周大福等品牌的财报都不约而同提到,拓展高端市场以提升品牌溢价。
定价金饰产品成为涨价主力
消费者被高金价束缚住购买热情,黄金企业却要过冬。
“定价”黄金首饰成为一个重要抓手,这些黄金首饰为“一口价”产品,其一般有更加丰富的设计元素,搭配钻石、珐琅等,留给品牌更大的定价空间,因此这些黄金饰品往往比按重量计价的普通黄金首饰溢价更多。
以周大福官方商店一款“传福”系列黄金钻石手链为例,金重约7.1克,售价16800元,平均高达2366元/克,不过,由于该手链上还镶嵌有钻石,因此很难计算其实际克重黄金价格。
据六福集团披露,今年一季度,在按重量计价黄金和钻石销售颓势下,其定价黄金首饰的同店销售同比增长79%,“在定价黄金产品的推动下,内地市场大部分数据于季内均见正增长”。
5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深圳多家品牌金店实地探访,周大福、周生生、六福均报价1000元/克以上。记者了解到,随价格波动,一些品牌金店正在上调定价金饰价格。
临近傍晚,周生生店员正忙着给线上客户打包,店员告诉记者,店内的定价金饰将会在明天上调价格,调价幅度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因此当天有多位得知涨价消息的顾客线上下单。
在周大福门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其店内除了纯黄金饰品外,镶嵌类黄金饰品基本为“一口价”销售,店员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一批定价金饰在系统中上调了价格,预计还有一批产品将在近期调价。
也有品牌金店店员向记者表示,在目前金价较高的情况下,定价类产品的克重价格与按重量计价的产品已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