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5 23:07:40 股吧网页版
金价震荡观察|“五一”假期金价重返千元以下 消费市场“冰火两重天”
来源:北京商报

  开栏语:高位震荡、波动加剧的黄金价格,牵动着多方神经。进入2025年,金价犹如脱缰之马冲破3100美元/盎司的历史极值,又在地缘政治、货币体系、全球资本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中反复沉浮。随之而来的是足金饰品价格日新月异,当电子屏闪烁出令人紧张的“今日金价”,这场贵金属的狂飙早已超越单纯的价格游戏。未来,金价走势又将如何?

  “五一”期间,金价大幅回调。5月5日,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足金价格已下跌至998元/克,相较于4月22日的高位1082元/克下跌了84元/克。国际金价方面,“五一”假期第一天,伦敦现货黄金一度跌超2%,逼近3220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点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近9%,今日国际金价则徘徊在3265美元/盎司左右。

微信平台截图

  今年以来受高金价抑制,黄金首饰消费需求持续疲软。2025年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290.492吨,同比下降5.96%,其中黄金首饰134.531吨,同比下降26.85%,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部分有购置结婚“三金”需求的消费者选择了自己打金或租赁金饰。一家主营金饰租赁业务的商家向记者表示,租“三金”是近期才出现的形式,“五一”假期是结婚高峰期,不少热门款式被订购空了。上述商家介绍称,租赁黄金首饰的价格一般在30元/克,押金则按黄金大盘价格收取。

  除了租赁金饰外,打金店的生意也格外红火。记者走访多家北京线下打金店发现,打金店目前可以由消费者自带旧金或按黄金大盘价格在店内购买,工费按款式不同在20元/克-40元/克不等,粗算下来一个30克的金镯子,相比于品牌金店的价格能便宜3000-5000元不等。一位正在打金店内咨询的消费者向记者坦言,“现在的金价不仅高,波动也很厉害,拿家里的旧金重打换款,既能得到新首饰,也能省下不少钱”。

  与金饰消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保值属性较强的黄金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一季度,金条及金币消费量138.018吨,同比增长29.81%。职业黄金投资分析师吕超指出,一季度以来,黄金市场呈现 “首饰冷、投资热” 的现象,反映出黄金的金融属性增强,而商品属性有所弱化。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黄金市场,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小红书截图

  在金价回调之际,深圳水贝作为黄金的“价格洼地”受到热捧。一位深圳水贝批发商向记者透露,近一周20克以内的金饰品销量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古法金等款式新颖的产品。与此同时,金条等保值属性强的商品也颇受欢迎。据第一财经报道,5月2日,深圳水贝金展珠宝广场、水贝万山的黄金铺位被围堵得水泄不通,部分外地游客甚至带着行李箱“扫货”。

  那近期是入手黄金的好时机吗?吕超认为,从长期投资角度看,黄金具有货币属性和避险属性,能在经济不稳定时起到保值作用。若投资者资产配置中黄金占比较低,可考虑逢低买入。从短期投资角度看,黄金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美元走势、国际贸易局势、美联储政策等。目前金价虽有回调,但这些不确定因素仍存在,若后续出现新的催化剂,如地缘政治紧张、经济数据下滑等,金价可能再次上涨。

  对于此次金价下跌的原因,吕超指出,当前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市场避险情绪下降,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减少,此前黄金价格上涨部分由于市场对贸易局势的担忧,局势缓和后,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此外,“五一”假期前金价处于高位,部分投资者和交易员选择获利了结,导致市场上黄金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引发价格下跌。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减弱也使得黄金的吸引力下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