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HK|01919)$ $中远海控(SH601919)$
1.有人对我的贴文质疑,更有唱空者故意以"极致″二字为把柄加以攻击。


善意的质疑贴我剪贴在上面,恶意的早被我拉黑了。
2.极致是等性评价,不是定量评价,下跌到极致,是下跌状态中最高等级的评价。从这点来看,"极致"代表的不是"最低″,而是"最糟糕"。
3.对"极致″的理解不一样,代表的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不一样,更深的是对投资的理解不一样。
布拉拉(泡泡玛特的产品)不过是普通的布娃娃,卖到了30万一只,成本最多100元,,我称这种资本炒作已经到了极致(没有底限),但你非得跟我"极致"较劲,说100元成本的布拉拉,还可以卖得更高。
我不反对这种可能性,网上拍卖到1000万一只也有可能性。道理很简单,网上拍卖缺乏有效的真实性。我可以在网下自买,把价拉到1000万,最终变成自拍自买。所以一只布拉拉拍卖到100万是不是极致?我认为是的,这种定性不会因为未来它有可能拍到1000万而改变。
4.在超级过度上的再过度已经失去本来的意义,只有数字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区别,前提是你的对策一定是正确的。
特朗普曾经把关税加到120%以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极致″,因为上了这个数字,双边经济基本已经脱钩。但面对中国反制,特朗普气急,威胁要再加100%的关税,中国明确表态,不玩文字游戏。为什么?220%的关税和120%的关税又有什么区别?320%的关税和220%的关税又有什么区别?
难道因为220%的关税威胁,出口商就愿意上交120%的关税亏本出口?
难道因为330%的关税威胁,出口商就愿意上交220%的关税亏本出口?
如果因为更高关税提出,就愿意接受荒诞离谱的关税,那这些出口商无疑太愚蠢。
回到中远海控,12港元中远海控等同于120%的关税,如此便宜,你非得卖,相当于你愿意交120%的关税,你春,不理解极致。
8港元对应220%的关税,对拥有股票的人来讲,你愿意卖,跟愿意交220%的关税的出口商有何区别?
6港元对应320%的关税。
1港元对应10000%的关税。
关税上涨到一定程度时(称之极致),再涨已无意义,但出口商仍要坚持出口,那是他春的事,无关于你。
中远海控跌到一定程度时(称之极致),再跌对卖方亳无意义,但你仍要割肉,那是你春的事,无关乎我。
5、涨到极致,再涨已无意义,跌到极致,再跌已无意义,这是价值投资者应该理解的最基本层次。
800元的寒武纪已经到了极限,但击鼓传花,它非要涨到1000元,你说它有投资价值吗?不过是泡沫更大了。
寒武纪涨到1400,泡沫更大了。
有人吹到会涨到2000、3000元,不反对有这种可能。反正是庄家吹泡泡,吹到10000万都有可能,但泡泡再大,都是虚空,吹得再大,都只是海市蜃楼。如果你硬要追泡泡,那是你在赌,那是你玩火,请不要侮辱"涨到极致″四字。
反对来,中远海控主力可以无节制唱空甚至真的打压到7、8元,甚至到1港元。
但中远海控真实价值起码值20港元。主力打到12港元,和未来打到1港元,我真不明白有什么区别??反正股票在我手里面,反正是越跌到后面越不卖,越跌到后面越会买。
所以既然抱定不卖,再跌对我又有何影响?不过是浮空是深坑而已。
所以对价值投资者来讲,卖出12港元的中远,相当交120%关税,后面跌得越多,交的关税越多,就完全失去卖的意义,就只有数字的区别。
有人嘲笑我亏了还开心,因为他们不理解,只要我不卖一股,还有股息买价格低得离谱的中远海控,就有值得开心的地方,现在跌的,未来一定会涨上来,价格一定会回归到价值本位来。
世界最悲哀的人不是自信的人,而是不自知的人,不自知的人永远活在自己的人设中,活在笑话里。
我以前有一个粉丝,他隔一两天就让我晒仓。更过份的是每次中远海控下跌的时候,他每次总要来"问侯″我:"蓝筹哥,你开心了没有?″
透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满满的幸灾乐祸,都能感知他那种叽讽别人得逞而带来的小人得志般的欢愉。
我跟他,无论是人品,还是对投资的理解,都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所以我拉黑了他,避免一只苍蝇不停在耳边飞来飞去,破坏我的恬静和思考。
仅此而已,对我来说,只是动动手指的问题,也许他会联想放大很多,但对我说无所谓,我处理类似苍蝇太多,对于我来说这是保持良好环境和美好心情的常规操作。

在本文中我谈到了中远海控的应对手段:

目前,再补充两点:一是液化气船是免于征费的,而中远海控在手有12只液化气船,是可以调配到美线:

另外还有好几艘在建的液化气船。
二是文中提到的国家出面,最近国家出台海运条例,恰恰是对301条例停靠费征收的反制政策,我相信国家是最好的靠山。
加上周边港口中转,我相信对中远海控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