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企债务重组不断传来好消息,这些房企经过与投资者的一番拉锯之后,推出了相对可行的化债方案。
境外债重组现有票据已获82%债权人支持
5月26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其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重组方案,截至目前现有票据约82%的持有人已递交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函件,对整体债务而言也有约64%的债权人已递交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函件,另有若干债权人正在履行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必要流程。
融创中国在公告中对境外债权人的广大支持表达了充分感谢,并邀请余下的债权人加入重组支持协议,在6月6日下午5时前加入支持协议的债权人,将获得债务本金总额0.5%的基础同意费,以新强制可转债形式提供。
融创中国此前披露的公司二次境外债重组方案显示,此次的重组方案为“全额债权转股权”,公司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有债务重组专家表示,考虑到其他正在履行签署支持协议内部流程的债权人数量,预计到基础同意费截止日的同意率会更高,重组方案通过几乎没有悬念,也将帮助融创中国成为第一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为经营恢复打下重要根基。
重建行业健康生态
今年以来,房企债务重组的节奏明显加快。
旭辉控股也在近日发布了关于公司债券重大事项的公告,正式推出整体境内债券重组方案框架。此次重组涉及“PR旭辉01”“H20旭辉2”“PR旭辉03”“H21旭辉1”等7只境内公司债券。根据公告,旭辉此次境内债券重组方案为存续公司债券持有人提供了四个选项:债券购回选项、股票经济收益权选项、以资抵债选项和一般债权选项。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房企的债务重组以展期为主,以时间换空间,虽有部分房企提供债转股重组方案,但整体占比不高。在新一轮债务重组中,多数房企的化债策略从原来的展期为主转向全面削债,主要通过折价赎回债券和强制转股等方式实现。由于大多数出险房企的现金流仍紧张,同时资产价值缩水或已被抵押、质押,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已不多,“债转股”便成为了大多数出险房企重组的标配。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需要的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债务重组,通过系统性、长期性的措施来有效化解债务风险,而当下房企债务重组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强救市政策下,给房企融资以及资产处置方面带来较大的支持;其次是债权方心态发生了改变,降低预期是推动债务重组的必要条件。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市场出清与风险化解需政策、企业、金融系统多方协同。短期看,现金流紧张和债务压力仍是最大挑战;中长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如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和需求端刺激(如降低房贷利率)重建行业健康生态。未来,具备稳健现金流、聚焦核心城市、创新能力强的房企有望率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