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18 17:48:30 股吧网页版
从消博会到一线商圈,“即买即退”吸引游客买买买
来源:界面新闻

  第五届消博会期间,不少观众“买疯了”。

  2021年时,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曾联合发布通知,允许展商在消博会展期内销售规定上限以内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今年,这一免税购物专区进一步扩大,参展观众购买免税清单内的展品后可快速提货。

  本届消博会,中国中免海南的各门店推出了一系列展览与促销活动,同时联合推出政府免税消费券与展商优惠折扣;王府井集团首次推出免税品消费专区,现场提供即买即提和离岛免税服务,包含雅诗兰黛、兰蔻、SK2等近40个品牌超100个sku的商品。

  与免税举措一同释放的是退税范围的扩大,这些叠加消博会的溢出效应,将进一步刺激消费。

  国家税务总局此前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宣布从4月8日起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在全国推广。该政策面向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游客,此前已先后在上海、北京、广东、四川、浙江、深圳等地展开试点。

  “即买即退”针对的是符合条件的离境退税商店。界面新闻自上海市内多家实行“即买即退”的商店退税处了解到,“即买即退”所针对的商品种类范围不包含金、银、稀有皮毛等。消费者须在购物当天,至退税处办理退税。后续物品不可拆封,在离境时将退税物品、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单、发票向海关申报。

  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即买即退”的最大亮点在于购买物品后当即就可在商场办理退税并获得退税款,便于进行二次消费。

  经前期的试点测试,“即买即退”已拥有了全国推广的基础条件。一免税行业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随着进入中国的外籍旅客数量上升,叠加变化的关税,“即买即退”符合消费者对购物及其便利度的期待。

  界面新闻注意到,“即买即退”范围不断扩大。截至上海最新公布,全市能进行“即买即退”的商店数量已达284家。

  离境退税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明显。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以成都为例,2024年,成都全市共有离境退税商店429家,同比增长34%,全市离境退税金额近3000万元,商品销售额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超400%。

  在此基础上,“即买即退”商店的门槛也进一步降低。以公开报道为对比,2024年末时“即买即退”的试点商店尚还侧重于影响力较强、品牌集中的大型综合性商场,至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现在除了已有离境退税业务的商店外,有意愿提供“即买即退”服务的,在与本地退税代理机构就预付金等事项达成一致后,也可成为“即买即退”商店。

  对于入境中国购物的外籍旅客来说,或许真正的吸引力不在于国际品牌,而是近年来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货品牌。

  例如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已有网友发文,称来自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大量购买诸如山下有松、泡泡玛特等中国本土品牌的产品,同时也有涌入中国社交平台上的外国用户询问诸如泡泡玛特、花知晓的门店。

  尽管退税与免税是不同的概念,但“即买即退”政策推行全国或将能够促进市内免税业的发展,并且给已经拥有市内免税牌照的公司带来一定好处。国内经营免税店的零售商也正对此趋势做出筹备。

  消博会现场,深圳免税集团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本届消博会最大亮点在于科技产品的爆发,尽管目前来说AI类产品尚未进入免税品目录,但会留意政策的更新,若有新的商户符合进入免税行业的政策,尤其是出色的国内3C品牌,会将其引进并在品类上拓展。

  中国中免也将增加与国产品牌的合作,该集团副总经理孙芳在消博会期间表示,中免集团将会深化国潮出海策略,扩大出海项目的合作。此前3月,中国中免已与华熙生物、巨子生物、自然堂等品牌签下相关合作协议。

  而海南作为免税购物金字招牌的作用也会继续强化。

  界面新闻获悉,目前海南离境退税与离岛免税政策同步实行中。其中,离岛免税政策提货方式包括“担保计提”与“即购即提”两种,前者即对于单价超过5万元(含)的免税品,消费者需要缴纳一定担保金,商品便可当即拿走,保持未拆封状态到机场海关口退税;后者即针对单价不超过2万元(不含)的免税品,按照每人每类免税品限购数量的要求,仅支付货款后便可现场提货。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月12日发布的《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立下目标,至2027年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销售额超600亿元。

  具体上,海南将进一步扩大“即购即提”的商品品类和数量,支持免税主体差异化经营,引进更多国际消费品牌。此外在离境退税方面,也会增加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加快实施 “即买即退”,并发放离岛免税消费券。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