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45.7%” vs “纯利大幅增长72.6%至1.84亿人民币” ——同一份财报,两组迥异的利润数据,瞬间点燃市场争议。一边是经调整后的稳健增长,一边是未经调整的暴增式表现,数字背后究竟是业绩拐点,还是会计口径的游戏?
平安好医生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升,医险协同与AI降本成核心驱动力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01833.HK)于2025年10月23日公布截至9月30日的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达37.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增长45.7%。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医险协同”模式深化、企业健康管理业务拓展及AI技术赋能医疗服务效率提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大健康产业迎来创新升级关键期。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旗舰,平安好医生依托综合金融(F端)及企业端(B端)资源,构建“到线+到店/到企/到家”闭环服务体系,持续强化服务覆盖与运营效能。
事件分析及观点罗列
平安好医生首三季纯利大幅增长72.6%至1.84亿人民币,显著提升了投资者信心和市场关注度。净利润和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2.6%和45.7%,展示了公司强劲的盈利能力。F端及B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4500家,B端付费用户数同比增幅达30.6%,反映出企业在健康管理领域拓展成效显著。同时,通过“7+N+1”医疗AI产品体系的应用,复杂疾病多学科会诊(MDT)方案准确率提升至近90%,家庭医生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有效优化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司创新业务模式和AI技术赋能为其利润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保险+医养会员模式不断深化,协同平安集团推出综合健康管理产品,加速向企业客户渗透。家庭医生会员覆盖人数已超4000万人,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41%,用户基础持续扩大。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诊疗方案的准确性,还显著降低了服务成本,在行业内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整体来看,平安好医生正通过“医险协同”与科技驱动双轮发力,巩固其在数字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