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车业务:扭亏为盈成增长引擎,剑指全球百强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交再创新高,首次实现7亿元经营盈利,毛利率25.5%,年度35万台目标提前达成,助力$小米集团-W(HK|01810)$ 向全球百强迈进。目前小米汽车车型依然在汽车销售排行榜霸榜!力压特斯拉
二、AI业务:技术深耕+生态赋能,抢占未来增长蓝海
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91亿元,累计235亿元,全年AI相关投入预计达75亿元,2026-2030年研发总投入规划2000亿元,为AI长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已发布MiMo-VL-Miloco-7B端侧视觉语言大模型(多模态任务媲美GPT-4o)、MiMo-Audio原生端到端语音大模型(音频理解超Gemini-2.5-Flash),落地Xiaomi Miloco方案让智能家居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理解",澎湃OS 3搭载智能助理2.0,实现超10亿智能设备AI化互联,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规模化端侧AI部署的科技生态。当前AI业务虽未形成大规模直接收入,但"硬件+订阅服务+生态分成"的复合商业模式已雏形初现,叠加"人车家全生态"的海量场景与数据优势,以及3000人AI团队、Daniel Povey等顶尖人才加持,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必将在全球AI领域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相比$阿里巴巴-W(HK|09988)$ 的AI,小米优势在于先天终端优势!
三、手机业务:稳坐全球头部,撑起生态协同核心
2025年三季度出货4330万台,全球市占率13.6%稳居前三,作为AI生态入口,联动汽车、智能家居形成独有的良性循环。双十一为国产品牌第一,仅供Apple的iPhone后面!
四、IoT与家电业务: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夯实生态基本盘
2025年三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23.9%;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10.36亿台,同比增长20.2%,可穿戴产品收入同比大增22.5%。智能家电工厂投产,高端化与出海战略持续推进,为生态协同奠定基础。
五、双11战绩:大环境一般情况下逆势突围,彰显强抗压力
2025年双11消费环境一般的背景下,$小米集团(ADR)(OTCBB|XIACY)$ 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290亿元,让利20亿元覆盖全品类,单品最高优惠4000元。手机品类稳居品牌销量、销售额双前三,Redmi K80成国产单品销量冠军,小米17 Pro Max在6000元以上高端市场突围;IoT品类中扫地机、摄像机等多品类销售额破亿,空气净化器、路由器等多个品类销额超1亿元。在激烈竞争中稳居头部阵营,印证产品策略精准与强大抗风险能力。
六、黑子强弩之末,反击有力显抗体
面对针对汽车安全、芯片自研等领域的不实传言,小米已形成成熟应对"抗体"。黑子手段趋于同质化,影响力持续衰减,小米的坚决反击既守护了品牌商誉,也彰显了抵御舆论风险的强大韧性。
七、战略布局:人车家+AI互联,前瞻性引领行业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落地见效,设备间无缝智能联动,高效执行团队突破发展阻碍,未来增长潜力凸显。
八、芯片布局:自研+投资双线突破,夯实技术底座
自研3nm工艺玄戒O1芯片跑分破300万,赋能手机、汽车等多终端AI运行;投资旗芯微布局汽车高端控制器芯片,Hyper AI引擎实现多端算力协同,筑牢生态技术根基。
九、财务状况:现金流储备充足,抗风险能力强劲
截至2025年Q3末,现金储备达236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6亿元同比增长18%,有息负债率仅5.05%,为AI研发、业务扩张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十、核心支柱:战略、执行与初心,护航稳健增长
以雷军为首的小米团队具备前瞻战略眼光,精准布局汽车、AI、芯片等未来赛道;高效落地执行力保障"人车家全生态"等战略快速落地,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量产无缝衔接。坚守"科技平权、厚道价格"初心,让高端科技触手可及。这份战略定力、执行效率与用户导向的初心,共同护航小米未来增长更稳、进步更稳,穿越行业周期持续向前。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强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