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小米集团(01810.HK)于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兼控股股东雷军个人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小米集团260万股,平均价为每股约38.58港元,雷军持股比例增加至23.26%。

公告称,董事会认为增持事项显示雷先生对本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增长潜力充满信心,以及其对本公司之长期承诺。
此外,本月,小米集团已分别于11月20日和21日连续两日回购公司股票2150万股,总斥资金额超8亿港币。今年以来,小米集团累计回购金额已超23亿港元,回购力度位居港股科技股前列。
在雷军增持和公司回购的背后,是二级市场上小米的股价不振。
自11月19日小米集团股价跌破40港元后,近几个交易日股价一直在40港元下方运行。截至今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为38.66港元/股,较今年6月最高点的61.45港元已跌37%,市值也大幅缩水。
与股价表现不同的是,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的业绩颇为亮眼。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实现营收约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
具体来看,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小米汽车及AI(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6万辆。其中,第三季度累计交付约10.88万辆新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不过,小米集团核心手机业务表现有些疲软。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30万台,同比增长0.5%,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收入460亿元,却同比下降3.1%。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因多起交通事故、挖孔机盖案、海口公司一审败诉等事件,小米汽车深陷舆论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