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近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幕。
作为中国车市年度收官的风向标和华南汽车产业集群的“主场阅兵台”,广汽、比亚迪等本土巨头以“包馆”之势展现自家实力,动作频频,热闹非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超10家车企的集体缺席与部分展位的门可罗雀,在热闹中撕开行业洗牌的裂口。

吴迪/摄
这种冷热交织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竞争”转型的必然阵痛。
“收官哨”与“晴雨表”
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大A级车展中,广州车展的“区域战略锚点”属性尤为突出。
地处珠三角汽车产业带核心,这里聚集了广汽、比亚迪、小鹏等头部车企的研发总部与生产基地,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同步布局,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生态。广东车展辐射的华南市场也是中国车市的核心板块之一。
因此,广州车展天然承载着“年度业绩冲刺”与“来年产品试水温”的双重使命,车企在此的产品布局、技术发布,或将直接影响年终销量收官与下一年度的市场策略调整。

孙婉秋/摄
对于正处于“燃油向电动全面转轨”关键期的中国车市而言,本届广州车展的行业意义远超以往。2025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94万辆,市场渗透率为46.7%,意味着车市正向“新能源主导”加速迈步。
在此背景下,车展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展示,而是技术路线、产业生态的“集中博弈场”。相较于北京车展侧重国际品牌首发、上海车展聚焦全球技术对话、成都车展偏向区域渠道拓展,广州车展的“技术落地性”与“消费导向性”更为鲜明。
从展会数据看,本届车展表面维持着A级车展的规模体量,汇聚1085辆展车,其中93辆为全球首发新车,新能源车型占比57.9%,较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
但深入观察便会发现“虚胖”下的行业寒意。
据组委会统计,本届参展车企数量较去年减少超10家,其中既包括北京现代、捷尼赛思等合资品牌,也涵盖哪吒、极越等新势力,更有劳斯莱斯、宾利等超豪华品牌,“退潮”现象的背后,折射出车市竞争的残酷。
展台前的人气分水岭
步入广交会展馆A区,人气的“分水岭”清晰可见。
华为的“生态聚合式展台”是本届车展的“流量聚集地”,其创新的展示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车企的单一展位逻辑。以“鸿蒙智行”为核心,华为联动问界、智界、享界、尚界四大合作品牌占据18.2号馆半个展馆。

孙婉秋/摄
在4.2号馆专门设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体验区”,搭载华为乾崑ADS 4.0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整齐罗列,不少国内外的合作商以及行业从业者聚集于此,参观并了解更多关于华为智驾系统的成果。
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华为智驾系统装车量已突破80万辆,成为国内高阶智驾的“主流选择”,这种市场认可度直接转化为展台的高人气。
比亚迪则以2.1号全馆“包馆”的霸气姿态,彰显本土巨头的底气。作为华南市场的“销量王者”——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省份的市占率达35%。
其展台设计完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室外展区,仰望U8的“应急浮水”技术演示每小时一场,每次都能吸引不少参观者围观;室内则将以王朝、仰望、腾势、方程豹等多个产品线拆分展示,看点各不相同。王朝旨在进一步强化细分市场产品力,仰望则携全球限量超跑U9 Xtreme、仰望U8L鼎世版及仰望U7多款热门产品登场,时值品牌发布三周年收官之际,产品矩阵齐亮相也被视为仰望欲用技术树立品牌高端。不仅仰望,腾势也携腾势N8L、腾势D9、腾势N9、腾势Z9等全家族车型集结亮相,试图全方位展示“安全”和“操控”的实力,加速高端化进程向全球推进。继欧洲市场表现亮眼后,本月底腾势也将正式登陆巴西,开启南美市场的进军。
作为“东道主”的广汽集团,则在2.2号馆打造了“全品牌矩阵+技术全景”的展示空间,此次发布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生态’四大核心发展引擎,在一周年之际,欲全面展示‘’改革成果。

满新/摄
旗下高端品牌昊铂的全新车型A800内饰首发,该车搭载的“星源增程技术”可实现1300公里综合续航;传祺品牌的向往系列混动车型,因贴合珠三角家庭用户的用车场景,受到不少消费者围观。
更值得关注的是,车展首日上午9:30,央视新闻联合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开启“探馆直播”,仅1小时直播观看量就突破500万人次,带动展台现场人流激增。
发布会现场,冯兴亚在提到番禺行动一周年的变革时表示:“在变革方面,可以说已经找准了路子,见到了果子。尽管有些果子还有待成熟,但我相信,它一定会为我们带来甘甜。”他喊出了“力争十五五期间,再造一个新广汽”的目标。
与华南巨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个品牌的“主动退场”与少数参展品牌的“被动冷清”。韩系品牌的收缩最为明显:北京现代彻底从展位图上消失,这个曾在华南市场年销超20万辆的品牌,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终端销量为8.08万辆,仅剩的起亚展位,面积较去年缩减一半。
豪华品牌阵营同样遭遇“寒流”。现代旗下豪华品牌捷尼赛思,因前三季度全国销量不足1000辆,其中华南地区仅售出127辆,直接放弃参展,其位于广州天河城的体验店也已关闭。

吴迪/摄
即便是顺利参展的小米汽车,也不复2024年车展的“现象级热度”,去年需要排队2小时才能体验的小米SU7,今年展台前人流分散,较为冷清。记者分别在媒体日上午与下午前往了小米展台观察,展台门口并无大排长龙的现象,或是因为近期小米汽车遭受的舆论压力又或是展出车型与此前的展会如出一辙,吸引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