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集团-W(HK|01810)$
$小米集团-W(HK|01810)$
                                最近的小米,股价表现确实很不行。
先是雷军的年度演讲引发个人口碑反转,接着成都小米汽车的事故又引发对安全的质疑,再接着格力高管亲自下场添油加火,还碰上了整个港股10月都在普遍下跌......
于是乎,一连串的负面因素之下,小米股价也是一泻千里。从雷军年度演讲的那天9月25日,股价至今已经下跌了四分之一......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随之而来的,是网上对小米铺天盖地的质疑,各种各样的都有。所以,小米是真的不行了吗?
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从基本面来看,小米不仅未受到明显影响,还显示很大的增长前景。
汽车业务
虽然成都车祸引发了对小米汽车安全问题的质疑,但整体上来讲,小米汽车依然供不应求。
按照汽车博主公布的数据,最近这几周小米汽车的周交付量达到1.25万辆以上。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这么算下来,整个10月份小米汽车销量很有可能会超过5万辆。而在9月份这个数字还是4万辆。
其次是二期工厂的推进。目前已是四季度,二期工厂也应该已经,或者即将投入生产,预计管理层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对此进行介绍。
在二期工厂投入生产后,小米汽车交付能力将会迎来大幅提升。在未来几个月,月交付量将会依次突破6万辆、7万辆.......
当然,最重要的是汽车业务在三季度会迎来盈利。对于这一点,小米在二季度财报中已经介绍过。咱们到时候看三季度财报即可。
手机业务
之前的时候,传出小米17系列在高管市场表现不佳。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小米手机在高端市场有着优异的表现。
10月23日,卢伟冰在发布会上确认,小米17系列相比上代销量增长大约30%,Pro版本的占比超过了80%,可以说小米17系列大获成功。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我之前也写过,今年二季度小米手机业务可以说是乏善可陈、表现不佳,高端化正是解决小米手机业务问题的关键。
具体来将,二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加微弱0.6%,但是平均销售单价(ASP)同比下降2.75%、手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毛利率下降、下调全年出货量。对此,小米调整了手机业务的基本策略,由此前的更关注规模增长,转换为在未来更关注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对ASP的提升。卢伟冰当时也表示,“如果想要从长期去解决毛利的问题,还是要靠高端。高端立住了,中低端自然就立住了。”
而从23日卢伟冰公布的小米17销量数据来看,也印证了小米手机在高端化战略上取得了明显进展。
家电业务
虽然不如汽车业务和手机业务亮眼,但小米的家电业务也表现不错。
更重要的是,10月28日上午,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正式投产。雷军也在微博上表示:”这是继手机工厂、汽车工厂后,小米的第三座大型智能工厂,在智能制造领域,小米又迈了一大步。”

添加图片描述,不超过50字(可选)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小米智能家电工厂的正式投产,小米未来在家电业务也会有着更好的表现。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最近格力电器高管一直在网上不遗余力地指责雷军和小米,这到底是为啥呢?
我记得有句话说的很好,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最好从钱上着手。
这其中固然有雷军和董明珠之间的个人恩怨,但最重要的还是小米在家电业务上对格力有了很大的威胁。
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同比下降15%,净利润同比下降10%。与此同时,美的、海尔是增长的。所以,看看这些数字,就知道小米为格力带来了多大的压力,也就知道为啥格力高管为什么使劲骂小米了。
格力高管骂这么凶,也说明小米的家电业务也确实表现很不错。
为啥小米负面多?
尽管我很看好小米的基本面,但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为啥小米最近舆情那么多?
一方面,雷军的过度营销是舆论反噬的一个重要原因,汽车也确实要加强安全方面的考虑。
但另一方面,我也想起来了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如果小米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企业,业务又很,那么就算小米有了负面事件,恐怕也没有人这么关心小米,使劲骂小米了,因为这简直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
但是,现在的小米显然不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企业,已经构建了“人车家全生态”,汽车、手机、家电业务还都在高速发展中。
这就必然威胁到了其他厂商,也会让小米挨很多骂。骂的越多,反而越说明了小米的成功。
最后
坦白来讲,小米这次遇到的挑战确实不小。但是,只要小米的基本面还在,汽车、手机、家电等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就不用害怕。
正所谓,“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小米集团-W (01810.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