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11:22:39 股吧网页版
经济回暖信号增强,小米汽车再陷安全争议 丨一周热点回顾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刘菁


K图 01810_0

  核心CPI回到1%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益于低基数以及“反内卷”和促消费政策进一步显效,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

  9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

  【点评】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是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回升带动。由于CPI中食品、能源价格受短期因素影响较大,核心CPI更能反映物价变化趋势。从近期情况看,推动CPI合理回升的有利因素较多。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叠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需求持续回暖、物价运行信号更加积极。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

  央行15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都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人民币贷款保持较高增速。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4%,M1余额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了7.1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为-1.2%。

  【点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尤其是近几个月M1增速回升态势明显,带动M1-M2剪刀差持续收窄,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四季度财政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前期推出的促消费、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将继续逐步显现。

  9月出口超预期大幅上行

  海关总署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7.1%,进口下降0.2%。相较前8个月数据,三季度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长分别提高了0.5、0.2和1个百分点。

  9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7%,较上月跌幅收窄6.1个百分点;非美出口金额环比走高,较上月增速提高了3.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4.8%。其中我国对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经济体出口均持续处于高增状态,有效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带来的影响。

  此外,9月,我国芯片出口额同比增长32.7%,汽车出口额增长10.9%,均延续了两位数高增态势。

  【点评】分析认为,9月出口超预期大幅上行,原因之一是去年基数较低叠加今年中秋节错期,9月工作天数增加;另外,受全球范围内AI投资高增及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推动,近期外需保持一定韧性,芯片、汽车出口高增,表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正在为出口提供新的增长动能;贸易多元化也继续在缓冲外部冲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今年不少商品提前“抢出口”导致旺季提前,再加上近期船舶、半导体等关税政策再起波澜,四季度外贸趋势挑战加大。

  财政收入增幅逐季回升

  财政部17日发布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76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132664亿元,增长0.7%。

  今年财政收入增幅逐季回升。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1%;二季度由降转升,增长0.6%;进入第三季度,7月份增长2.6%,8月份增长2%,9月份增长2.6%,当季增长2.5%,增幅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增幅的回升,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态势。

  分税种看,主体税种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6%,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力度,推动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上述6项支出增幅均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点评】总体来看,前三季度财政增收基础趋稳,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反映经济活力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稳健。在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保持了必要的支出强度,更在精准性和有效性上做文章,为稳增长、保民生、促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国考近八年来首次“缩招”,招录年龄放宽

  国家公务员局14日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今年国考本次共招录3.81万人,较去年减少了约1600人,为近八年来首次“缩招”。

  今年国考打破了“35岁门槛”, 放宽了报考者年龄上限。报考者一般年龄上限调整至38周岁,应届硕博年龄上限放宽到43周岁。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这是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今年录用政策、录用计划继续向基层一线和应届毕业生倾斜。今年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占比约67%;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点评】不仅是国考,今年以来多地公务员招录及事业单位招聘均已放宽年龄限制,逐步打破执行多年的“35岁门槛”。这一变化将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更多报考机会,使具备丰富社会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硕博生加入,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更多元的社会阅历与专业视角,提升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质量。同时,政策持续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鼓励高校毕业生深入基层、服务一线,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荷兰冻结闻泰半导体资产

  闻泰科技12日公告称,荷兰政府要求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

  同时,安世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等外籍高管向法院提交请求,要求启动调查。第一财经获悉,这些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的股份,甚至是控股权。荷兰企业法庭已经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安世半导体CEO履行相关职务。

  闻泰科技称,正在积极沟通法律救济方案,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支持。

  安世是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其前身为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闻泰科技支付总价超200亿完成了对安世的收购。2024年,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47.15亿元,业务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

  【点评】此事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商务部出台了最新的出口管制规则,规定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的所有持股超50%的子公司将受到同等限制,闻泰科技在清单中,导致安世面临合规风险,随后安世外籍高管与政府指令形成联动。荷兰政府及高管双面夹击,意在让安世脱离闻泰控制。这一事件是近年来中资企业海外高科技投资频频遇阻的又一案例。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冲击,考验企业国际化应对能力。

  小米汽车再陷安全争议

  10月13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发生小米SU7交通事故。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通报,13日凌晨3时18分许,邓某某驾驶小米汽车沿天府大道行驶时,与前方车辆碰撞后越过中央绿化带起火,驾驶员邓某某不幸身亡,经检测其涉嫌酒后驾驶,事故正进一步调查中。

  相关视频画面显示,现场有4人合力“拳打脚踢”SU7门窗,但车门仍无法打开。

  在近年的交通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隐患层出不穷,比如去年山西运城一问界M7车辆高速追尾后,隐藏式门把手无法打开;今年小米SU7高速碰撞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未被打开也成为外界的关注点之一。

  【点评】此次事故再次将公众视线聚焦于汽车门把手的设计隐患。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虽然在造型上更具科技感,却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车辆断电或遭遇碰撞时,电子解锁可能失灵;若驾驶员未能及时启用机械备份装置,或车身变形造成卡阻,会出现车门无法开启的困境。今年以来,电池安全、辅助驾驶安全、门把手安全三大国标密集出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对安全设计层面的查漏补缺正变得愈发紧迫。

  鲍威尔:美联储降息没有预先确定路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4日重申,美联储将根据经济前景演变和风险平衡,以“一会一议”的方式制定政策,而不是遵循预先确定的路径。由于需要平衡就业与通胀目标之间的矛盾,美联储利率政策不存在无风险路径。

  次日美联储发布的“褐皮书”则显示,受加征关税影响,9月初到10月中旬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继续上涨。许多联邦储备区报告预计,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将拖累经济活动。有联邦储备区报告明确指出,政府长期“关门”将给经济增长带来下行风险。

  劳动力市场方面,“褐皮书”显示各地区、各行业劳动力需求普遍低迷,更多雇主通过裁员和自然减员的方式减少员工人数。

  美联储将于10月28日至29日举行下次会议。市场普遍预期,鉴于美国就业市场持续疲软,继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美联储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

  【点评】美国政策取向已进入艰难平衡期:一边是通胀压力尚未完全缓解,另一边是就业市场持续走弱。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数据缺失,更是增加了美联储决策难度。在此复杂环境下,鲍威尔面临严峻的政策权衡。尽管市场普遍预期10月底将再次降息,但他仍未松口,表态更趋审慎。这一策略不仅着眼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也在为后续政策路径预留更多回旋余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