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W(HK|01810)$ $小米集团-WR(HK|81810)$ $小米集团(ADR)(OTCBB|XIACY)$
小米汽车在碰撞瞬间断电了,车门就打不开了,“假”机械门把手
机械门把手需要和锁扣有钢索连接,拉动门把手应该能直接拉动锁扣开门。
小米汽车客服回应:“当车辆发生碰撞且车辆接受到碰撞(电)信号后,将会触发整车解锁(锁机再拉动钢索释放锁扣),通过拉动车门外把手,可开启车门。”
小米汽车在碰撞瞬间断电,门就不能解锁,多人合力“拳打脚踢”未打开车门。
小米汽车看上去是个半隐藏式门把手,实际没有机械开锁装置,是靠把手内侧一个电门来控制电子锁。
汽车工业一百多年,车门锁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油车时代最常见的配置是车辆行驶到一定速度,中控锁自动落锁,车门无法从外部拉开。如果行驶中发生事故,在碰撞瞬间就会给门把手解锁,解锁之后所有车门都可以从外部拉开,方便外部救援。

雷总发布会说的防止隐藏式门把手碰撞的时候打不开门所以设计了半隐藏式门把手。
然后当时一群没看到实车的人用面包车的门把手黑这个门把手,当时觉得那些真的就是故意黑,这样设计门把手确实既降低了风阻,又不至断电打不开门。
结果,实车出来拉了坨大的……弄了个固定的,只能触控里面解锁。这和那些隐藏式门把手有区别么,反而还不如那些隐藏式门把手好看。
如果要做成这样,为什么不直接不要门把手,在门上放一个触控的地方,门自动就弹起来了不是更好而且和这个门把手是一样的。

2024年1月28日雷军在微博中说:“小米SU7半隐藏式门把手,不同于早年纯机械结构‘上翻式半隐藏门把手’!采用固定式设计,通过按压内部微动开关实现电动解锁,无需物理抬起就能开门。”

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导致气囊点火,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ECU)会在气囊点火指令的同时发送解锁指令,解锁失败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在刮底碰撞或非结构性碰撞中,若气囊未点火,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没有生成解锁指令,导致车门保持锁定状态。
第二种原因是电路中断。在正面碰撞事故中,12V蓄电池位于发动机舱,当发生严重碰撞后70-80毫秒内,可能发生电瓶线路断裂,此时即便气囊点火并发送解锁指令,但车门锁因失去供电,也无法执行解锁动作。
9月24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11月22日,建议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
规定中特别提到“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也就是说,在车辆发生事故后,即便车门上锁,也应可以从外部打开车门开启救援。在安全要求方面,《征求意见稿》依据行业内车辆安全控制逻辑,考虑事故过程中车内乘员的安全性及自主逃生的可操作性,制定了功能抑制时长要求:当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时,具备电释放功能的车门(不包括尾门)把手应保持至少5秒的功能抑制。
雷子:“我们产品定义的第一条,就是颜值是王道。车好看是第一位的。在我们的产品规格书的第一条就是要做好看的车。”

SU7车型在外门把手上没有机械解锁冗余设计,车内是用按钮的,断电后按钮无法实现电解锁,而SU7内部机械冗余门把手隐藏在车门内板里,车内人看不见,车外救援人员即便砸破窗玻璃也够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