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外盘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78%,纳指涨2.47%,标普500指数涨2.05%,大型科技股普涨,特斯拉涨近7%,英伟达涨超3%,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涨超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8%,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哔哩哔哩涨超2%,知乎、新东方、爱奇艺涨超1%,理想汽车、京东跌超2%,小鹏汽车、蔚来跌超3%,拼多多跌超13%。
热点聚焦
1、小米集团业绩
①小米集团: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创历史新高。
②小米集团:一季度Xiaomi SU7系列交付新车达75869辆。
③小米集团: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180万台。
2、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①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加快网络、算据、算力、算法等融合贯通,推动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云边端协同计算等创新发展,完善边缘计算中心网络布局,建设高可靠、高性能、广连接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加快先进计算、5G-A、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规模化应用。
②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
要闻精选

公司新闻

主题机会
1、上海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这些公司在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布局
5月27日,上海市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引导社会力量及社会资本加大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的投入和产业化布局。支持将自主研制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纳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支持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听器、智能轮椅、智能导盲仪等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以及康复机器人、养老助残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产品纳入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范围。
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等多部门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多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围绕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攻关项目。这些政策内容主要集中在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目前北京、江苏、河北等十一省市已将外骨骼治疗纳入医保,患者支付成本可降低60%以上。目前来看,在医疗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帮助老年人、残疾人以及中风、偏瘫患者等群体进行康复训练。随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不断进步,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宽。日前,外骨骼机器人多款新产品陆续上市并实现应用,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
相关概念公司有翔宇医疗、伟思医疗等。
2、打通堵点卡点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近日主持召开专班第一次会议,部署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会议强调,按照《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要求,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制修订各类锂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强制性标准,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利用行为,以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紧盯电池生产、车辆报废、拆解利用等环节,打通全流程监管堵点卡点,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流向监测,依法查处非法拆解污染环境、无照经营等行为。要加强行业能力建设,加大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的协同攻关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对规范条件企业强化“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为65亿元,而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与动力电池寿命的周期性更替。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后,首批动力电池已步入5—8年的使用寿命临界点,叠加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超150%的爆发式增长,退役电池量以4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攀升。据券商机构预测,2025年退役电池规模将达173GWh,为回收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料基础。
相关概念公司有川能动力、雄韬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