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收入及盈利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业务分部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22.8%,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本季度,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5%。
小米集团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达75869辆。同时公司将扩充产能,目前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量超258000台。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5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3.2%。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亿元。
小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67亿元,同比增长30.1%。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的研发人员数创历史新高,达21731人,占员工总数47.7%。此外,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米集团已在全球获得超过4.3万件专利。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智能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达113.8%。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65%;冰箱产品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增速超过65%;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速超过100%;其中,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盘面上,截至港股今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涨0.49%,报51.55港元/股,总市值1.34万亿港元。

5月27日晚间,小米集团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媒体电话会议。
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分享了小米在过去几年坚持的战略主线。
就高端化战略的未来布局,卢伟冰表示,“我们(小米)今天的高端还不是非常的高端”,目前手机主要在4000元~6000元价格段,而6000元以上的份额还很低,小米计划从高端走到超高端,此外,还要从中国走向海外,要从手机和汽车的高端化走到所有品类上去。
而就外界关注的自研 SoC芯片的动因以及未来战略,卢伟冰表示,任何消费电子的巨头最后都是芯片的巨头,“只有我们掌握基层的核心芯片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长期有差异化的产品体验,才能形成我们真正的护城河”,“芯片业务就是我们小米集团长期的战略,11年前我们开始做芯片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规划,未来我们一定会稳扎稳打”。
卢伟冰同时介绍,未来的芯片只会用到旗舰手机等旗舰产品上,目前还没有向其他产品拓展的计划。“芯片是个平台能力,当我们形成平台能力后就可以拓宽产品线,就可以跟小米的澎湃操作系统以及未来的AI进行协同”,不过,他也提到,小米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达成目标,希望外界能对小米的芯片业务多一些耐心。
至于AI布局,卢伟冰介绍,预计今年整个集团300亿元的研发费用中,大约有1/4会投向AI。卢伟冰表示,小米在未来的AI时代具有明显优势,优秀的用户基础可以带来很多场景,这些场景可以产生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在AI之下经过很多训练,加上小米的算法,会产生非常好的一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