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一段时间的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5月22日晚,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推出多款产品,涵盖芯片、手机、平板、汽车四大领域,分别是全新“玄戒O1”3nm旗舰处理器、全新旗舰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全新小米YU7。
雷军表示,今年是小米15周年,小米手机市场份额连续19个季度位居全球前三;小米汽车、芯片、智能工厂完成从0到1的跨越;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闭环,成为拥有最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他透露,未来五年(2026-2030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元。

雷军在小米发布会,记者俞立严摄

雷军在介绍小米研发投入,记者俞立严摄

雷军介绍玄戒芯片,记者俞立严摄
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
玄戒开弓没有回头箭
根据小米集团的介绍,新推出的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手表S4全部搭载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玄戒芯片。“玄戒O1”旗舰处理器采用第二代3nm先进工艺制程,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实验室跑分突破300万。
“我这几天看到很多网友在评论说,小米好像突然就搞出大芯片了,好像小米搞出大芯片很容易啊,手一搓就可以搓出一个大芯片出来。我今天忍不住在网上还评论了几句。”雷军说,小米的芯片之路起始于2014年9月,干了4年时间,在遇到巨大困难后暂停了,接着转型做了一系列的小芯片。
“直到2021年年初,我们才下决心重启了大芯片的研发,到今天为止,小米的芯片之路走了整整11年。小米15年的创业史,其中芯片就干了11年,这11年有多少艰辛,有多少汗水,有多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痛苦。”雷军说。
雷军表示,如果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面对芯片这一仗,小米别无选择。雷军介绍,小米大芯片研发的4年多时间,已经花了135亿元,现在团队超过了2500人,今年的研发预算在芯片方面就超过了60亿元,投入规模位居国内前三。雷军表示,小米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长期投资的计划是至少投资10年,至少投资500亿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追赶者,作为后来者一刚开始肯定不完美,总会被嘲笑、被怀疑,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我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是强者恒强,后来者都有机会。”雷军说,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玄戒业务已经开始,开弓没有回头箭,小米深知这其中的困难,但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小米都一定要坚持下去。
天风证券研报预计,小米发布自研芯片后,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或开始加速变化,而头部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有望成为小米估值提升的核心逻辑之一。目前来看,小米在手机、OS、芯片层面的多年自研投入已逐渐兑现,此外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也在汽车业务发展下持续推进。
小米YU 7续航最高可达835公里
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还宣布,作为小米集团第二款新车型的小米YU 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雷军解释,YU的名字来自庄子《逍遥游》,有“御风而行”的意思。“YU 7是为哪些人设计的?是为那些不愿意平庸的人设计的,是一款有性格、有态度的车。”雷军说。


雷军介绍小米YU 7 刘暄摄

雷军介绍小米新车,刘暄摄
雷军介绍了小米YU 7的四款配色——宝石绿、钛金属、寒武岩灰、熔岩橙,还有5款将在之后的发布会上介绍。小米YU 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8(1600)mm,轴距达到3000mm,是一款中大型SUV。
小米YU 7共推出三个版本,包括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在续航方面,该车续航最高可达835公里,搭配96.3kWh磷酸铁锂电池。雷军称,该车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大充电倍率为5.2C,15分钟最快补能620公里。雷军5月22日在其微博表示,小米YU 7预计7月正式上市。今晚发布会不会公布正式价格,也不会开启小定。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光利对记者表示,小米15周年发布会,全面展示了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生态新成果,包括人车家全生态新品及自研技术突破。小米集团的未来战略核心是:一方面,以全场景生态协同为核心抓手,通过自研芯片“玄戒O1”赋能手机、平板与汽车无缝互联,以科技性能与AI交互提升用户体验深度;另一方面,依托“人车家”生态闭环,打造高频交互场景,增强用户依赖感。在张光利看来,在竞争策略上,小米是在通过技术自研构建差异化壁垒,规模化AIoT生态形成高转换成本,以“高端普惠”策略抢占市场份额,最终以“体验粘性+技术护城河”驱动市场话语权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