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24日电二十一届盛会,四十载春秋。2025年4月23日,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迎来了四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自1985年首届展会启幕,作为中国首个专业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海车展以两年一度的节奏,在四十年间稳步前行。其功能从最初的产品展示平台,逐步发展为中外车企展示品牌形象、交流前沿技术、拓展合作机遇的国际化舞台,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国际最具影响力的汽车行业盛会之一。作为衡量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尺,上海车展的进化轨迹,恰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到领跑的缩影。
开启中国专业车展时代
创办于1985年的上海车展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国际汽车展览会。1985年,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328家厂商参加上海车展,展馆面积达1万平方米,设有5大主题展区。
彼时的上海车展,进口品牌车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奔驰、大众、日产、福特、通用、菲亚特等跨国汽车巨头悉数亮相,首次向中国观众敞开了大门。尚处合资起步阶段的中国汽车工业,仅带来6款车型参展,包括上汽大众桑塔纳、天津大发微型车、南京依维柯轻型商用车等,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国产车型被集中陈列于最引人注目的露天广场中央展区。展会首日,观众人数突破2万人次,国内专业车展由此拉开序幕。
首届上海车展的历史意义,不在于展车数量多少,而在于展现了中国发展现代汽车工业的决心。这种积极开放的态度,为后来上海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上海国际汽车展顺利通过了国际博览联盟(UFI)的认证,成为我国首个获得UFI认证的汽车展会。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上海车展2005年正式跻身国际A级车展行列,在展位面积、参展单位、展品范围、观展人数等多项指标上刷新了中国车展历史纪录——展馆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50%,首度超越东京车展,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超豪华品牌首次组成中国车展上的“顶流矩阵”;30位跨国车企CEO的集体到访创下历史之最;雪佛兰爱唯欧(Aveo)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更开创了上海车展全球首发量产车型的先河——自此,上海车展逐渐成为跨国车企全球战略版图中的重要落子点。
那一年,展馆内挤满的不只是展车,还有全球汽车业对中国市场的期待。美国汽车记者麦克尔·邓恩在报道中写到:“今年上海车展创纪录的参展车型数量再一次证明了全球汽车制造商对于中国市场坚定不移的信心。”
2009年,上海车展参展厂商突破1500家;2013年,上海车展全球首发车型数量破百,达到111辆,超过了同期的“五大车展”(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北美国际车展、瑞士日内瓦车展、法国巴黎车展和日本东京车展),成为新的“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2021年,参与上海车展的科技企业数量达到了历史之最,汽车科技和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6万平方米,整届车展吸引观众81万人次;2025年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其中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显示出展会已成为汽车企业的“科技擂台”。
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佛瑞亚缺席了2025年的CES全球消费电子展,而是选择参加上海车展,其负责人告诉新华财经,2024年,佛瑞亚的全球市场订单量为310亿欧元。其中,亚洲地区的订单量达到110亿欧元,而超过60%的亚洲地区订单来自中国车企。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春霆说,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上海车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看上海、看中国的窗口。
中国市场成为跨国车企创新原点
2025年的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新车超过100台,发布会达到创纪录的193场。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在浮现:跨国车企不再简单地将中国视为销售市场,而是将其作为技术研发与产品定义的核心阵地。
大众集团以三款本土化战略车型开启品牌之夜:上汽大众全尺寸增程SUVID. ERA切入高端市场,一汽-大众紧凑型纯电轿车ID. AURA展现年轻化基因,安徽大众ID. EVO则凭借全尺寸纯电架构实现技术突破。区别于过往延续几十年的家族化设计传统,这三款车型从车机系统到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均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标志着大众在华战略的深度转型。
奥迪展台的电动“双子星”也尤为夺目:全球首发的A6L e-tron不仅为中国市场专属加长159mm,更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还有配套的车载冰箱,遵循中国用户偏好;AUDI E5 Sportback作为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型,延续了“轿跑式”的先锋设计语言,并采用中国厂商Momenta提供的智驾解决方案。
以奥迪为代表的豪华品牌的本土化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奔驰全球首秀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 L车型被外界视为奔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标杆之作。CLA L车型的智能座舱集成了豆包AI大模型、三屏联动座舱及保时捷同款两档变速箱,转型之迅速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赛道的紧迫感。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说:“奔驰正在展开品牌历史上最强大的产品攻势。”
宝马的新世代概念车则以更具象的方式诠释转型:18000牛米扭矩支撑的54度陡坡攀爬,还有极限漂移、贴地飞行、急速变线等现场演示,既延续了宝马品牌的运动基因,也让消费者看到,电动时代驾趣也可以不减反增。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强调,“我们正在携手中国本土先锋企业,推动突破性技术快速落地。新时代将呈现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负责任的豪华出行。”
除与中国车企和供应链深度合作外,跨国车企也纷纷在中国播下自己的“创新种子”。
别克品牌日重磅官宣了“至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首款超豪华新能源MPV的亮相宣告了别克品牌全面电动化的决心。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表示,自2025年起,别克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车型序列将全部是新能源汽车,未来两年内,别克将实现新能源车型主力价位段的全覆盖。
4月22日,丰田汽车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正式落子上海金山。23日,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即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成为上海车展最受关注的车型之一。以中国市场为创新原点,丰田开启了从“全球技术适配中国”向“中国智慧定义全球”的战略跃迁。
这种“中国速度”正成为跨国品牌的共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大众、奥迪、宝马、现代等众多合资品牌不约而同在车展提出了同一个口号——“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大众早早发布“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齐普策称宝马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AUDI项目CEO宋斐明更直言:“如果能在中国成功,那就一定能在全球成功。”
目前,上汽奥迪的设计和技术已经开始反哺奥迪全球产品线,一汽奥迪A5L在现场常亮的标语更直接写着“豪华燃油华为智驾首车”,可见中国市场的角色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某合资品牌研发负责人坦言:“中国团队目前的话语权很大,不再只是执行者,反而是核心力量甚至主导。”有业内人士表示,“合资品牌已经开始‘出牌’,最快2025年底,最晚2026年,合资品牌或将迎来2.0时代,具备与自主品牌‘掰手腕’的能力。”
本土品牌豪华车型闪耀车展
中国汽车产业的话语权更迭,在中国品牌展台之上也有具象呈现。
小米汽车展台上,不同肤色的外国厂商络绎不绝地前来学习交流,把包括前备箱、智能座舱等在内的车辆功能,能体验的全部体验一遍。
在奇瑞星途展台,新华财经注意到,有一些外国厂商甚至拿着手机在测量车窗长度。星途工程师告诉新华财经,近两天已经接待了几十批外国厂商和供应商等,来自西班牙、中东等各个地方。“中东的新能源车市场现在发展非常好,我们对前景感到非常乐观,很多人也期待更多中国品牌进入中东市场。”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经销商说。
在蔚来等本土豪华品牌的展台,还有不少来自奥迪、宝马、雷克萨斯等海外豪华品牌的高管组团试车。
华为的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更有11家国内外车企负责人参会,包括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等。
在诸多国际车展规模缩水,日内瓦车展甚至已经停办的背景下,以上海车展为代表的中国车展规模、水平与影响力均在不断提升。
与以前中国品牌更受关注的车型多为经济型车型不同,今年上海车展的更多目光和焦点,聚焦在中国品牌百万元级别的豪华车型。
极氪的首款旗舰超豪华SUV极氪9X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亮相,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极氪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改变中国乃至全球高端豪华市场格局。”据了解,极氪9X拥有全球最宽的后排车门,宽度超过1.2米,开门角度超过80度,配备了5个激光雷达,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极氪9X普通版预计起售价约50万元,顶配光辉版或达100万元。
作为仰望U8的加长版,比亚迪豪华车型仰望U8L在上海车展首发,其车身尺寸在U8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长,甚至比劳斯莱斯库里南还长出59mm。美国青年埃文·凯尔(Evan Kail)现身比亚迪展台,问价仰望U8L,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曾开过几款中国车,印象很深刻,目前准备试驾仰望U9超级跑车。
预售价100-150万元、对标迈巴赫的尊界S800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在鸿蒙智行上海车展的直播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尊界S800的内饰包括水晶、实木、真皮等多种材质,并且在座舱中部采用了前后隔断设计,打造出更加独立的私密空间。“尊界无论是用料还是科技创新,都能实现对于传统豪华汽车的超越。”余承东表示。
以极氪9X、仰望U8L、尊界S800等为代表的中国旗舰产品矩阵,在上海车展书写着高端力量,也成为中外观众新的关注亮点。当这些自主品牌集体突破50万元甚至更高价位的价格锚点,中国汽车工业的高端化征程已然开启,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自信与市场竞争力正在全线突围。
“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天世界之方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的感慨,已从预言变为现实。从1985年1万平方米的初创展馆,到2025年36万平方米的全球舞台,上海车展不仅扮演着中国汽车工业风向标的角色,更以开放创新之姿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方向。这座扎根行业四十年的标杆盛会,正以“中国速度”书写着世界汽车工业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