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减肥神药”三期临床成功,创新药板块又要起飞?
今天朋友圈被信达生物刷屏了!他们和礼来合作的玛仕度肽(IBI362)在治疗中重度肥胖的三期临床中大获全胜——60周平均减重超过18%,近半数受试者体重下降超过20%。这数据放在全球GLP-1类减肥药里都算能打的,难怪港股创新药ETF今天立刻飘红,盘中成交额直接冲破12亿。
咱们老股民都知道,创新药企业的股价往往和临床数据绑得像连体婴。还记得2025年5月那波行情吗?当时泽布替尼单季度销售额飙到10.4亿美元,叠加政策暖风,港股创新药指数两个月内几乎翻倍。不过7月开始,减肥药价格战打响叠加美国药品降价传闻,板块又狠狠回调了17%。现在信达这份数据,算是给市场打了针强心剂——毕竟减重效果比安慰剂组高出15个百分点,还能改善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商业潜力肉眼可见。
双靶点突破可能改写竞争格局
这次玛仕度肽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GCGR/GLP-1R双靶点激动剂。简单说就是“双管齐下”:既通过GLP-1通路控制食欲,又通过GCGR加速能量消耗。这让我想起当年PD-1单抗和双抗的竞争——最早获批的K药、O药虽然占尽先机,但后来者通过更精准的靶点组合实现了差异化突围。现在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礼来的替尔泊肽垄断减肥药市场,信达要是能用双靶点撕开道口子,说不定能复制2025年科伦博泰把ADC药物卖给默沙东的“出海神话”。
不过得给大伙提个醒:创新药从来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游戏。去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横扫市场,但同期也有药企因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单日暴跌40%。眼下信达虽然临床数据亮眼,但最终审批进度、定价策略、医保谈判都还是未知数。更别说国际巨头们正在加码产能,未来两年减肥药市场可能卷成“红海”。
资金用脚投票背后的信号
观察盘面很有意思——虽然信达股价只涨了1%,但港股通创新药ETF持续吸金,近5天净流入超12亿。这场景似曾相识:2025年三季度创新药板块回调时,恒生创新药ETF也曾逆势吸金13亿,后来四季度果然迎来反弹。资金敢在这个位置布局,恐怕是赌两个逻辑:一是像太平洋证券说的,2019-2021年IPO的创新药企正集中进入数据读出期;二是全球降息预期下,生物科技这类长久期资产容易受资金青睐。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创新药投资就像在迷宫里追光,既可能撞上“GLORY-2研究”这样的惊喜,也可能遇到临床暂停的暴雷。咱们普通投资者最好记住2025年那轮过山车行情——5月狂欢、7月踩踏、11月修复,整个过程不过半年。现在要不要跟?得看你能否承受得住这种心跳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