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各家机构对港股的最新评级和目标价:
国金证券:维持信达生物买入评级
国金证券10月31日就信达生物(01801.HK)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PD-1/IL-2α双抗IBI363授权武田制药实现中美共同商业化,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彰显全球开发能力。CLDN18.2 ADC IBI343也达成海外授权,未来多个适应症进入关键临床阶段,国际化战略清晰。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43.54港元
招商证券(香港)10月31日就比亚迪电子(00285.HK)发布研报称,公司三季度收入符合预期但利润受智能手机部件毛利率下降拖累,管理层预计2026年将受益于折叠屏手机升级、新能源汽车高端产品放量及AI服务器液冷和高压直流项目出货,推动收入增长与毛利率回升。看好公司在AI硬件和汽车电子领域的成长潜力。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美高梅中国买入评级目标价19.8港元
中金公司10月31日就美高梅中国(02282.HK)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三季度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9.6%至23.7亿港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53%,主要得益于澳门美高梅和美狮美高梅的强劲表现以及Alpha博彩区开业带来的增量贡献。管理层对十一黄金周表现乐观,预计市场份额有望维持在中双位数水平。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中国平安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75港元
招商证券(香港)10月31日就中国平安(02318.HK)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2%,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5.4%,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6.2%,主要得益于财险盈利改善、科技板块利润转正及集团内部协同效应增强。投资收益提升与资产质量优化支撑业绩超预期。
交银国际:维持中集安瑞科买入评级目标价8.4港元
交银国际10月31日就中集安瑞科(03899.HK)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三季度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造船订单排产至2028年,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尽管化工与液态食品板块短期承压,但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盈利结构趋于稳定,未来有望受益于绿色航运转型趋势。
华泰证券:维持恒瑞医药买入评级目标价95港元
浦银国际10月31日就恒瑞医药(01276.HK)发布研报称,公司第三季度创新药收入约40亿元,同比增长提速,现有产品线保持稳健增长。近期医保谈判涉及IL-17、JAK1抑制剂等多个重磅品种,若顺利纳入有望显著放量。此外,GLP-1/GIP双靶点药物HRS9531已提交NDA,国际化布局持续推进。
国金证券:首予高伟电子买入评级目标价48.38港元
国金证券10月31日就高伟电子(01415.HK)发布研报称,公司作为苹果核心摄像头模组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2%,净利润增长超3倍,受益于iPhone需求强劲及光学升级带来的单机价值提升。随着竞争对手退出,公司在潜望式长焦等高端模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可能切入主摄领域。
天风证券:首予中集安瑞科买入评级目标价11港元
天风证券10月31日就中集安瑞科(03899.HK)发布研报称,公司深耕天然气装备领域,LNG加注船订单全球领先,并积极布局氢能、绿色甲醇全产业链。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稳步推进,综合服务模式复制成功。绿色甲醇一期项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将成为新增长点。
兴业证券:维持汇丰控股增持评级
兴业证券10月31日就汇丰控股(00005.HK)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三季度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上升11个基点至1.57%,财富管理业务表现优良,不计特殊项目下除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亿美元。公司上调2025年净利息收入预期至不少于430亿美元,并维持15%以上的有形股本回报率指引。
兴业证券:维持中国平安买入评级
兴业证券10月31日就中国平安(02318.HK)发布研报称,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速达45.4%,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大幅提升。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6.2%,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7.0%,整体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