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澳优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15 22:45:10 股吧网页版
健合婴幼儿营养业绩下滑:奶粉行业结构性回暖 乳企竞速全龄化、国际化
来源:蓝鲸财经


K图 BK0664_0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婴配粉市场经历了量价齐增,量减价增,量减价减的三个周期。历经多年行业深度洗牌与竞争格局重塑,2024年中国婴配粉市场回暖态势愈发清晰可辨。

  日前,包括中国飞鹤、澳优、健合集团在内的多家奶粉股披露了2024年业绩报告。其中,飞鹤、澳优、菲仕兰等企业的归母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皆有所增长,而健合集团婴幼儿营养与护理业务营收遭遇下滑。

  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婴配粉市场仍处于调整周期,但新的潜力正在被挖掘。头部乳企正积极通过“超高端化”及“精细化”迅速卡位红海市场。此外,加码全家营养、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等都是企业的普遍选择及行业趋势。

  行业回暖趋势明显

  2024年,奶粉市场回温趋势明显。多家奶粉股业绩报喜,并强调中国奶粉市场仍具有增长潜力。

  首先来看头部企业年报的业绩表现。作为国内最大的婴幼儿奶粉企业,飞鹤2024年实现营收207.49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为36.54亿元,同比增长11.1%。在业绩会上,中国飞鹤管理层表示,下半年库存情况较上半年良性很多,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情况看,全渠道出货较为平稳 ,预计2025年公司表现或比2024年更好一些。

  另一奶粉巨头澳优乳业2024年营收约74.02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6亿元,同比增长35.3%。对于2024年业绩增长的原因,澳优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源于佳贝艾特于海外之表现显著提升以及佳贝艾特中国业务复苏。

  澳优在财报中指出,2024年,中国婴配粉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波动后,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尽管中国近几年的出生人口持续走低,对婴配粉行业造成了挑战,但随着新国标产品的逐步落地和行业的持续整合,市场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不只是澳优与飞鹤,包括菲仕兰、雀巢、达能公司等旗下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业绩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据菲仕兰此前公布2024年财报显示,美素佳儿品牌所在的菲仕兰专业营养业务集团收入增加6%至12.18亿欧元,运营利润增加16.4%至2.27亿欧元,主要源于美素佳儿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

  雀巢中国也透露,2024年中国婴配粉业务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其中,曾连续下滑的惠氏启赋业务更恢复增长,婴配粉业务成为中国大区业绩增长最大贡献者。

  从业绩表现上看,2024年也有不少上市乳企的奶粉业务业绩还未恢复。

  作为健合集团起家的核心业务,婴幼儿营养与护理用品(BNC)在2024年遭遇“断崖式”下滑。财报显示,健合集团2024年的BNC(婴幼儿营养与护理业务)拖累了整体业绩。该业务去年营收为43.8亿元,同比骤降约25.89%。

  结构性升级成为重点

  尽管2024年业绩数据彰显出行业回暖迹象,但长远而言,中国婴配粉行业人口红利逐渐衰退,已然是大势所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0-3岁幼儿人数约为2820万人,比2019年同期的4720万人明显减少。

  另据尼尔森IQ数据,2024年中国婴配粉行业销售额下降速度缩至个位数,较2023年双位数下滑有所好转,但仍处于调整周期。

  存量竞争下,新一轮内卷火药味浓烈,市场竞争也从价格战转向细分功能赛道。在目前婴配粉细分市场中,含有HMO(母乳低聚糖)、乳脂球膜、乳铁蛋白等特色成分的产品备受青睐。

  技术迭代催生的配方创新产品,拥有更高的售价,也加速了结构性升级的速度。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婴配粉超高端(零售价格高于430元/公斤)占总市场规模的37%,比2023年提升了4.2个百分点。

  从业绩表现上看,高端化策略,市场是买单的。

  飞鹤营收回暖,高端产品“功不可没”。2024年,“星飞帆卓睿”系列销售额达到67亿元,大涨62.1%,在婴配粉业务中占比超35%,已成最大单品。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及原奶价格下降,飞鹤整体毛利率达到66.34%,其中超高端产品更在70%以上。

  健合集团在财报中表示,BNC营收整体有所下降。然而集团持续深化超高端奶粉品类的战略布局,合生元在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从12.4%增长到13.3%,于十二月达到14.5%。

  外资巨头亦凭借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达能“爱他美至熠”、菲仕兰“皇家美素佳儿”等单品定价均超过400元/kg,凭借HMO(母乳低聚糖)、乳铁蛋白等专利成分,备受市场青睐。以美素佳儿为例,根据尼尔森IQ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在母婴店、商超和传统电商渠道(不含跨境电商),美素佳儿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类总体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

  这一新变化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进程。不仅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集中化加速,一些实力不佳的中小乳企也退出市场。

  某奶粉经销商告诉蓝鲸新闻记者,当下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加理性,也更加重视产品成分和实际功能。当前渠道端小品牌动销没有前两年好。而大品牌得益于其技术壁垒,售价更加稳定。

  全龄化与国际化

  与此同时,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已经成为奶粉头部企业的新命题。其中之一,即寻找新的品类洼地,而全家营养便是其中的热门项。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从2013年的约千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超过3000亿元(预计)。

  而营养品的增速也让奶粉企业艳羡。魔镜洞察《2024年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显示,2024年线上保健食品市场持续增长,销售额达到1298.9亿,同比增长15.2%,同时排名50之外的品牌同样增长强劲,销售额增长超过20%,新品牌仍有机会。

  因此,全家营养正成为中国飞鹤、健合集团、澳优等主要奶粉企业缓解内卷困境的破局之策。

  健合是其中的先行者,靠着收购而来的保健品牌Swisse,使得ANC业务成了新的营收支柱。2024年健合集团收入130.5亿元,其中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ANC)收入为67亿元,同比增长8.8%,贡献集团总收入的51.3%。

  澳优和飞鹤也在扩充新的业务板块。3月下旬,澳优旗下全家营养品牌Nutrition Care宣布业务系统性升级,包括推出多款新品,主要布局婴童成长、成人肠道健康等精准营养赛道。飞鹤管理层在今年的业绩会上透露,未来公司将以乳蛋白技术为主要方向,拓展孕妇、婴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营养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奶粉行业竞争加剧,单一经营婴幼儿奶粉的乳企在大环境变化时的抗风险能力偏弱,多元化转型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众多头部国内奶粉品牌纷纷盯上了其他海外市场。

  以飞鹤为例,其于去年取得加拿大首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执照,并于9月正式投产。按照飞鹤方面透露,其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婴儿奶粉,特别是在高出生率的国家和地区。

  2024年,澳优也全面加速全球市场拓展步伐,2024年其羊奶粉中国业务实现收入约30.53亿元,同比增长5.3%;羊奶粉国际业务实现收入约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2%,并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在存量市场中,无论是外资还是国产品牌,唯有打破同质化、深耕细分需求,方能穿越周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