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2 21:03:00 股吧网页版
从摩博会看行业发展“风向标”:新政激活市场 电摩需求量大 大排量摩托车出口看好
来源:上游新闻

  9月22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下称中国摩博会)在渝闭幕。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950家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仅动静态展示车型就超过3000款。

  中国摩博会已在重庆连续举办二十三届,现在已是全球领先的世界级摩托车专业大展。这场大会,不仅是全球摩托车新产品、新技术的重要发布平台,更是行业品牌展示、产品贸易、技术交流和业内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堪称摩托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9月20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现场人山人海。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

  在我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重庆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年上半年,重庆摩托车产量同比增长23.1%,达到362.2万辆,占全国近四分之一;产值高达536.02亿元,同比增幅27.9%。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外部环境,重庆摩托车产业也在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让全市的摩托车产业“更上一层楼”?透过2025中国摩博会的展会与各类论坛,或能起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新政激活巨大的“存量市场”

  今年9月,国家对电动自行车市场实施了严格的新规范,严格限定了电动自行车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并且从生产制造源头就进行了严格的监控。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看似严苛、甚至有些“针对”电动自行车的政策,实则为摩托车产业带来“一线生机”,因为它彻底改变了过去“限速不严”的局面,也让一个巨大的存量市场浮出水面。

  在2025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上,摩联信息中心主任周照指出,很多消费者其实对时速超过25公里的两轮交通工具有刚性需求。新规实施后,他们如果想合法上路,唯一的选择就是合规的两轮摩托车。“这个由电动自行车用户转化而来的存量市场,其规模和潜力是巨大的。”

  九号公司中国经营事业部总裁何龙飞也同意这一判断。他表示,公司去年产品总销量超过2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销量占比就达到了50%左右,而今年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而这一销量,对于不少传统燃油摩托车企业而言,都算得上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他还表示,面对这个存量市场,摩托车企业在研发时,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而是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在智能化、科技化、人性化等方面发力。

  面对这一机遇,重庆该如何抢占先机?从产业布局上看,重庆的两轮电摩已经有明显的基础。目前,雅迪、爱玛、台铃、绿源、小刀等七家电摩企业都在重庆布局,助力永川、江津、铜梁、大足等地一个个年产值数百亿级的电动车产业基地拔地而起,重庆也一举成为中国电动车制造的“第四极”。

  数据显示,去年,重庆电动车产量达300万辆,到2027年预计将达到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的占比将超过80%。重庆也将成为全球电动车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制造与创新中心。

  另一方面,周照呼吁,重庆在加大研发,推出更多符合法规、性能优异的电动摩托车产品的同时,也应该从顶层设计出发,推出一些适合地方适度扶持两轮新能源摩托车的政策。“这不仅是激活市场的关键,也是满足民生的需求”周照说。

  外卖骑手正在成为电摩的主力军

  电摩越来越受欢迎,除了符合一般市民的出行需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各种即时配送工种的增加,最典型的便是庞大的外卖配送群体。

  对于众多外卖骑手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需要“多拉快跑”才能多接单、多赚钱。雅迪科技集团商用车公司总经理司长涛在论坛上表示,如果外卖小哥骑着时速25公里的电动自行车,原本20分钟的配送时间可能会延长到40分钟,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在这种背景下,电动摩托车凭借其更高的速度和更强的性能,成为保障即时配送效率、满足民生需求的关键。”司长涛说,雅迪就组建专门的商用车事业部,从用户调研、产品开发到商业模式,都与换电公司、快充公司等高效地结合起来。他们正在与北斗研究院合作,打造一款专属的电摩配送车,以满足外卖小哥的需求。

  不仅是论坛,在摩托车展会上也有很多厂商将“外卖群体”作为主要目标对象。比如智迈公司在现场打出了“送外卖,骑智迈”的口号,黑骑士也将自身定位为“更专业的外卖品牌”。

  “我们车的特点,就是‘飞得起、刹得住’,既能提供更强的便利性,又能保证行车安全。”无锡黑骑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于坤表示,外卖是大势所趋,黑骑士也专注于这一领域,将推出更多适合外卖骑手群体的产品。

  这对重庆摩托车产业发展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应充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特别是众多电摩巨头已在重庆布局的背景下,加速抓住这一细分市场带来的机遇。

  比如,重庆车企可以考虑与美团、京东等大型配送平台以及换电服务商合作,共同开发和推广定制化的电动摩托车产品。同时,重庆也可以关注电动摩托车在其他商用领域的应用,比如警用、景区巡逻、物业管理等等。

  雅迪就有成功经验。司长涛介绍道,雅迪已入围上海装备采购中心,其警用电动摩托车KRFD7不仅性能出色,售价也高达4万多元。这证明了在商用细分领域,高端化、专业化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大排量摩托车出口,还在“风口”期

  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摩托车产业也迎来了全球化的新机遇。

  目前,国际市场正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新的增长引擎,尤其是大排量摩托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出海”。根据海关1-7月份的统计,摩托车产品出口增长了32%。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欧美等高端市场,中国大排量摩托车的增长超过了70%。

  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中国摩托车产业已摆脱了过去“廉价、低端”的固有印象,正在凭借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赢得全球高端市场的认可。特别是电动高性能摩托车,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风口”。

  9月19日,参展商在摩博会现场了解国产新能源摩托车性能数据。记者陈诚摄/新华社

  重庆摩托车出口的情况,也跟大势一致。今年上半年,重庆摩托车出口额高达133.61亿元,同比增长48.4%。在全国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隆鑫、宗申、银翔、千里科技、航天巴山这五家渝企占据了半壁江山。而面对出口的趋势,重庆不少摩托车企业也做好了准备。

  比如位于大渡口区的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就专注于电动越野摩托,其首款产品轻蜂,一经面市便打开国际市场。截至2024年,虬龙科技年产能达8万台,年产值达6.5亿元,在国内拥有46家经销商门店,覆盖全国91%的区域,产品销往近50个国家,已成为全球电动越野摩托车品类的标杆品牌。

  “国外对运动型、高端性、越野型的摩托车,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钇动力总经理崔健介绍,目前公司的产品布局也主要倾向于运动型产品,比如采用碳纤维材料突破轻量化极限,面向高端客户。

  9月19日,摩博会现场,观众在体验重庆企业珠峰钇动力科技的“黑武士”。记者崔力摄/视觉重庆

  除了产品本身外,重庆车企还可以加强一些“文化输出”。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表示,随着摩托车运动文化的兴起,摩托车与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重庆旅游资源丰富,又具有独特的山城地形,完全可以用好自身的产业氛围,举办更多国际性的摩托车赛事或文化节,吸引全球的摩托车爱好者特别是越野爱好者的到来,从而提升重庆摩托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