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两轮电动车“一哥”雅迪控股迎来了近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
3月25日,雅迪控股(01585.HK)发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数据显示,雅迪控股在2024年实现收入282.36亿元,同比减少18.8%;归属股东的净利润“腰斩”,同比大幅下降51.8%,为12.72亿元。而在2024年,雅迪控股共销售出1300万台电动车。换言之,雅迪控股在2024年每辆车盈利不足10元,仅为9.78元。
对于上述业绩下滑,雅迪控股方面表示,2024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发生的一起电动自行车起火事件,引发公众对电池安全的高度关注,降低了市场对两轮电动车的需求。雅迪控股方面进一步表示,由于监管部门引入了新的国家标准,修订了对充电设施、电池设计及生产的要求等,为行业带来重大调整,减缓了增长速度,促使企业必须迅速适应变化。
对于在2024年净利润腰斩以及新国标下公司发展的方向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雅迪控股方面采访,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记者同时注意到,目前雅迪控股旗下的多款产品线上线下均在促销。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记者,当前两轮电动车行业竞争激烈,雅迪控股作为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厂商,在竞争中受到影响,消费者被其他品牌抢走,不得不开启降价去库存。
营收、净利润双降
受多重因素影响,雅迪控股在2024年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财报数据显示,在2024年全年,雅迪控股录得人民币收入282.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8%。雅迪控股方面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不利的市场情绪与经销商库存去化周期导致了销量下降。
在此背景下,雅迪控股的毛利及毛利率也同样出现下滑。具体来看,毛利率由2023年的16.9%降至15.2%;毛利减少了27.1%,为42.89亿元。对此,雅迪控股方面表示,这是由于应对国家标准调整、加速现有型号清库存战略举措的一部分,若干现有型号产品售价降低所致。
记者注意到,目前雅迪控股位于多个线上品牌的产品均在促销,以雅迪G25电动车为例,在京东旗舰店上,该款电动车优惠400元,价格已经降至2799元。记者日前走访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雅迪电动车门店时也发现,该款产品的价格也和线上一致。
上述门店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当前上海市在售的所有雅迪两轮电动车都只有48V电源,但可以改装到60V。“大概能跑50公里。”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记者表示,随着行业的发展,产能不断扩张,但市场需求增长或许未能跟上产能提升的速度,导致库存积压,经销商为了缓解库存压力,避免资金占用和库存贬值风险,选择清库存。
“两轮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品牌争夺市场份额。雅迪控股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也面临来自其他品牌的压力。经销商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通过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销量,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江瀚表示。
张翔也告诉记者,雅迪前几年扩充产能,导致产能过剩,目前需要消化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两轮电动车行业仍然竞争激烈。包括九号公司、爱玛科技等竞争对手正在逐步与雅迪控股拉开差距。2024年,九号公司全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160.74%。而爱玛科技在2024年也已经反超雅迪控股,在2024年前三季度,爱玛科技实现净利润15.54亿元,这已经超过了雅迪控股全年的利润。
不过,在张翔看来,两轮电动车市场未来仍将由寡头主导。“行业集中度会提高,经过几年的竞争后,将会优胜劣汰,市场上规模越大、产量越大的企业越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采购成本更低,利润更高,未来行业竞争力会提高。”
高端化战略失灵
尽管早早开始布局高端化,雅迪控股近年来却步入了高端化战略失灵的“怪圈”。
据了解,雅迪控股的高端化之路始于2016年,目前旗下已有包括冠能、VFLY等在内的高端品牌。其中,新一代冠能产品售价多在3000元以上,M85的价格更是突破了5000元。
除了高端市场外,雅迪控股还在针对女性市场、年轻消费群体等发力,推出了摩登品牌,并且还请来艺人王鹤棣代言。但上述举措并没有为销量带来帮助。
尽管在各类市场均有布局,但在2024年,雅迪控股的单车均价仍没有提升。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雅迪控股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两大产品类型收入达到193.34亿元,占雅迪控股收入总额的比重达到68.5%,但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2个百分点。总销量也减少了350万辆,同比下降21.2%,仅为1300万辆。
简单换算后,雅迪控股在2024年的每辆两轮电动车价格约为1487元,这一数据在2023年为1485元,没有太大变化。
江瀚告诉记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高端化战略面临挑战,有未能突破“性价比”标签的嫌疑。“高端化战略不仅仅是推出高端系列产品,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品质、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全面提升,让消费者愿意为高端产品支付更高价格。从目前单车均价下降来看,可能在高端产品的市场推广、消费者认知度提升等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雅迪控股的产品续航也遭到用户质疑。在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中,有多位消费者投诉称,雅迪电动车多款石墨烯电池严重虚标续航,承诺续航80公里,但使用仅8个月后,续航下降至不足40公里。
不过,上海市闵行区一家雅迪门店的销售顾问对记者表示,雅迪电动车的电池也可以更换为锂电池,但锂电池价格更高,续航变化不大,冬天会少一点。
该销售顾问进一步表示,目前店内的各款产品续航都差不多,电池也都是一样的,只是基于功能的不同,价格也不同。“比如刹车可能会更高级一些,有的车型附带有蓝牙功能。”
加速电动出行科技转型
在新国标政策红利消退之下,雅迪控股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仍需时间检验。
雅迪控股在业绩公告中表示,技术创新依然是雅迪战略的核心,在2024年公司继续在电池及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上进行投资。“在2025年1月初推出了首款可量产的钠离子电池驱动电动自行车。”
另据雅迪控股官方资料,雅迪控股正以“钠电+换电”双轮驱动,并且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加速推动能源生态与电动出行科技转型。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两轮电动车行业门槛不高,发展的空间较小。张翔对记者表示,目前两轮电动车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九号电动车这样的新势力出现,让像雅迪控股一样的传统企业消费者被抢走。
“雅迪控股布局出行和储能业务应该是正确的选择,风险较小。”张翔进一步表示,在业务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风险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吸引新用户购买,并且投入和门槛并不高。“两轮电动车无法实现无人驾驶,智能化空间没有汽车大,布局车联网智能化可能就已经是天花板。”
但在江瀚看来,雅迪跨界能源服务可能面临着技术、资金、市场壁垒。“换电网络、储能业务以及钠电池等业务都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雅迪控股虽然在两轮电动车领域有一定技术积累,但在能源服务领域,与专业能源企业相比,技术实力可能存在差距。”
开源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作为行业龙头,凭借在产品研发储备及合规经营方面的优势,雅迪控股2025年有望在行业动销恢复、格局优化中获得超额增长。
“预计后续冠能、飞越系列将有更多款中高端车型面世,带动公司量价齐升逻辑兑现。在电池换电方面,雅迪控股加大电池技术研发及产能投入。一方面达到内部降本增效,2024年电池自供比例已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自研电池前瞻抢占电池售后市场。”开源证券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