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10 18:10:00 股吧网页版
一年关店785家,周黑鸭跨界找出路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思炀


K图 01458_0

  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门店规模缩减785家的背景下,周黑鸭试图跨界寻找更多可能。继年初推出“丫丫椰”椰子水入局饮料行业后,周黑鸭又在近期宣布,与调味品企业申唐产业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并将复调速食赛道视为新增长引擎。然而,卖不动卤制品的周黑鸭,能卖好调味品吗?

  跨界复合调味品

  2025年4月,周黑鸭投资者关系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周黑鸭已与申唐产业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四川周黑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依托周黑鸭成熟的卤味工艺与申唐集团在复合调味料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周黑鸭“嘎嘎香”系列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以满足家庭烹饪与餐饮渠道的多元化需求。

  资料显示,申唐产业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复合调料、预制菜、休闲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公司,拥有全球规模第一的底料单体生产工厂。

  周黑鸭认为,本次合作标志着周黑鸭正式布局复合调味品赛道,打通“即食”与“烹饪”场景,开创“休闲零食+家庭餐桌”双赛道驱动的新增长模式。未来,消费者不仅能在门店或电商平台购买卤味,还可通过复调产品在家复刻周黑鸭同款风味,甚至开发个性化菜品。这种“产品联动”策略,既提升了用户黏性,也为品牌开辟了新的潜在市场。

  周黑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富裕表示,将把周黑鸭“嘎嘎香”系列打造成适应多元化消费场景和渠道的头部复调速食品牌,并依托新平台不断推出爆品。周黑鸭“嘎嘎香”系列计划今年推出不少于10款复调及方便速食产品,不仅覆盖周黑鸭现有的3000多家门店,还要进入商超、电商甚至国际市场。

  “本次跨界中,周黑鸭的优势并不明显,卤味线下门店多也不代表其直接具备运作复合调味品的渠道资源。”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副秘书长、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周黑鸭入局调味品行业,主要优势是存在一定资源整合能力,但在具体经营上,周黑鸭可能还要克服新品研发、多渠道运营、品类占位、品牌打造、组织执行等难关。同处卤味行业的绝味食品,也曾进入调味品行业,但选择的是通过投资方式入局,而非直接经营,部分考虑或也在于多元化会给企业带来许多挑战。

  业绩下滑寻求增量

  周黑鸭跨界的背后,是走低的卤味业绩。根据2024年业绩公告,周黑鸭实现收益24.51亿元,同比减少10.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9820.4万元,同比下降15%。收益下滑一方面是因有效需求不足,销售量下降,收益随之减少;另一方面是因集团调整门店策略,合理优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一定销售损失。

  报告期内,周黑鸭在门店策略上完成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聚焦质量提升的转变。一方面,对核心市场资源倾斜、低潜市场战略收缩,优化门店结构,合理闭店,关闭位置不佳、长期亏损等低质门店,同时,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强化营销推广等方式盘活低效门店。另一方面,聚焦存量门店提质,从门店环境打造、产品质量把控、服务流程优化等维度入手,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与口味,持续提升单店店效。

  该策略也导致周黑鸭门店规模大缩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周黑鸭拥有门店总数为3031家,其中,自营门店1591家,特许经营门店1440家,总数较2023年减少785家。同时,为拓展优质点位,周黑鸭新开自营交通枢纽门店平均租金水平高于其他类型门店,使得门店相关的租金费用有所增加。相关影响下,周黑鸭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至9.89亿元。

  张戟认为,周黑鸭从卤制品跨界到复合调味品和方便速食,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挖掘更大的增长机会。但复合调味品、方便速食与卤味,是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业领域,行业发展规律和消费特性截然不同,竞争结构也大不相同。直接入局经营,意味着周黑鸭要同时具备三个领域的核心能力,“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周黑鸭跨界方向并非一个。2025年1月,周黑鸭与泰国IMCOCO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联合推出天然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周黑鸭认为,此举一方面是因椰子水的年轻消费群体与周黑鸭消费者画像高度重合;另一方面是因周黑鸭卤味与椰子水产品特性能够精准互补,“卤味+饮料”的消费场景可以满足更多场景化、多元化需求。

  周黑鸭当时称,“丫丫椰”2025年初在周黑鸭3000多家线下门店及电商平台上线。但截至2025年4月,新京报记者查看多个电商平台、周黑鸭微信小程序,均未看到“丫丫椰”产品,仅在市场走访中发现其线下门店售卖“丫丫椰”牌鲜萃粉椰水。

  在张戟看来,周黑鸭在卤味食品上的品牌知名度,尚无法完全延伸到复合调味品和方便速食领域。周黑鸭的调味品跨界能否成功,以及调味品能否在后续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关键要看其品类选择、商业模式配套及战略定力,比如重点拓展的复合调味品品类是哪种,品类核心价值是否有特色,品类占位能否成功,采用的重点模式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门店或商超渠道等。

  新赛道新考验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周黑鸭选择切入复合调味品赛道,正是瞄上了复合调味品赛道的高景气度。

  据国家标准《调味品分类》(GB/T 20903-2007),无论何种形态,复合调味品均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品为原料,再进行加工。张戟介绍,从广义定义来说,鸡精、鸡粉、鸡汁、辣鲜露等品类都是复合调味品的主要代表,从2000年左右就已发展起来。而当下业内所说的“复合调味品”,更多是指一料成菜的全复合调味料,此类复合调味品在2010年以后逐渐快速成长。

  中银证券在分析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度策略时指出,受益于连锁化率的提升以及外卖市场的繁荣,近两年复合调味品市场取得较快发展。复合调味料赛道中,中式复合调味料崛起较为迅速,为空间广阔的细分赛道之一。根据红餐网数据及中银证券分析师测算,2020年—2024年,复合调味料、中式复合调味料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4.2%、18.2%,在整体餐饮行业消费不振的背景下依然保持增长态势。而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研报,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过去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预计未来5年保持13.5%的增速。

  另一方面,复合调味品头部企业天味食品曾在财报中认为,“目前复合调味品行业竞争激烈,中小规模企业众多,行业龙头集中度较低”。

  角逐之下,复合调味品正向细分化发展。“像火锅调料已经进入成熟期,菜谱式调料总体上还处于成长初期,少数细分品类如鱼调料处于成长中期,还有大量品类还处于培育期或成长初期。”张戟认为,今年复合调味品的核心态势是品类分化和竞争挤压,前者是从较为成熟的品类中持续分化出更多的小品类,后者则是部分头部品牌对后进品牌持续挤压市场份额,如海底捞、好人家、名扬、桥头、草原红太阳、草原阿妈等,缺乏实力和资源的企业很难获得优势。

  细分品类中,周黑鸭要做哪些调味料?新京报记者发现,周黑鸭近期宣传图中已出现印有“周黑鸭拳击小龙虾调料”字样的产品。这也是周黑鸭暨2017年宣布计划投资10亿元启动“聚一虾”项目,建设周黑鸭卤虾生产基地及调味品生产线,2022年上线虾球系列产品后,又一次押宝“小龙虾”。

  不过小龙虾调味料赛道已有许多品牌加入。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小龙虾调味料”,可以看到“好人家”“海底捞”“巴蜀火娃”“晓飞歌”等多个品牌身影。东吴证券曾在2024年5月的一份研报中指出,调味品上市公司天味食品、颐海国际在小龙虾调味料上均有较强布局。根据与上市公司的交流,天味食品相关产品终端动销较旺,颐海国际同样反馈当期小龙虾调味料表现较好。

  张戟指出,小龙虾调味料属于前述菜谱式调料的一种,这类产品机会很多,但也有很多“坑”。复合调味品的发展前景好,但能否真正从中抓住机会,要看企业能否抓住不同品类所处的市场发展阶段,精准选择品类赛道,实现品类占位。周黑鸭要入局,就必须透彻理解菜谱式调料的发展规律,不能一下子推出太多品类,不能贪大求快,要夯实市场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可能有一席之地。

  4月7日,围绕周黑鸭跨界饮料、调味品的实质性进展、后续对卤制品及跨界新品的规划等,新京报记者向周黑鸭方面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