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港交所上市的殡葬龙头企业福寿园交出了上市12年来首份亏损业绩,营收6.11亿元,同比下滑44.5%,去年同期近3亿的归母净利则转为亏损2.61亿。
从地区收入来看,福寿园在全国多地营收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营收比重最大的上海地区上半年营收锐减2.85亿元,是造成福寿园此次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市场消息称,上海地区墓穴销售在今年遭政策限价,单个墓穴价格上限被锁定为16万元,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上海市内多个经营性公墓,工作人员均表示限价存在。记者也就此事致电上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当前殡葬法规并此无要求,但有规定定价应体现公益性,不能无限将价格推高。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就业绩相关问题向福寿园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上市12年首次亏损
单个墓穴平均价格出现腰斩
公开信息显示,福寿园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上海,2013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提供墓园服务和殡仪服务等。2025年半年报显示,福寿园主营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整体营收从11.00亿元下降至6.11亿元,占营收比重最高的墓园服务营收从9.06亿元下降至4.77亿元,殡仪服务则从1.84亿元下降至1.22亿元。
墓园服务营收的大幅下滑主要源于单个墓穴平均价格出现腰斩。墓园服务的收益明细显示,2025年上半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的销售数量为6253座,同比减少6.7%,并未出现断崖式下滑,而平均单个售价则从约12万元锐减至约6.3万元,降幅高达到47.5%,使经营性墓穴的整体营收从8.09亿元降至3.96亿元。
对于销量和价格的减少,福寿园在财报中解释为“客户的消费行为趋向谨慎”,以及“各地墓园为应对整体经济环境,消费谨慎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通过调整高、中附加值产品供给结构,增加中价位区间段的新产品类别,叠加墓穴销售服务增值税等的综合影响”。
从地区收入来看,福寿园在多个省份的收入均有所下滑,其中上海、河南、黑龙江等地营收甚至出现腰斩,而总部所在的上海地区在福寿园整体营收中占比近半,该地区收入锐减也是造成福寿园此次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海地区营收锐减
市场传闻称墓穴售价被“窗口指导”
各地区收益明细显示,2024年上半年上海地区为福寿园贡献5.26亿元营收,占总营收48.3%,到2025年上半年则仅为2.41亿元,锐减2.85亿元。
有市场消息称,导致福寿园上半年收入下滑的原因为上海地区墓穴售价被窗口指导,单个墓穴价格上限被锁定为16万元。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上海市内多家经营性公墓,工作人员均证实限价存在。一家福寿园旗下公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关政策为今年推出,近期政府一直提倡节约用地,同时无法确定未来政策是否会有所松动。另有一家经营性公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无大面积墓穴出售,政府更鼓励购买小平方墓穴以节约土地。
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就此事致电上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否认存在限价政策,并表示各经营性公墓都有自己的销售计划,售价由经营实际情况及销售策略决定。殡葬法规并无明文规定公墓价格应在16万元以内,仅写明公墓应体现公益性,“不能无限地把价格推高”。
记者查阅发现,2024年11月发布的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显示,“殡葬服务应当体现社会公益性,本市依法规范公墓收费行为,维护正常的公墓价格秩序。经营性公墓收费,由民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加强对经营者定价行为的指导规范,必要时依法进行干预和管理,遏制虚高定价行为。”
近年殡葬行业监管政策亦对墓地面积有所要求。2025年4月,民政部发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应节约殡葬用地,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公墓应当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建设骨灰节地型墓位,严禁建设超标准豪华墓位。前述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也规定,墓穴占地面积、配套面积以及公墓绿化覆盖率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此外,造成福寿园上半年转亏的原因还包括超2亿元的资产减值计提。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福寿园管理层表示,上半年集团确认了约2.18亿元的资产减值,主要涉及4个公墓项目的商誉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由于受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销售收入缴纳增值税等的影响,这些项目实际运营效率和未来现金流预期在短期内未能达到原评估时的水平。因此基于会计准则和谨慎性原则,计提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