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滴普科技(1384.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次IPO全球发售2663.2万股H股,发行价为每股26.66港元,募资额达7.1亿港元。
滴普科技是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凭借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及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两大基础设施,实现Agentic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的部署及实施,助力各行业的企业优化决策、提升运营效率并提高生产力。
在上市之前,该公司便已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公开发售阶段,滴普科技获得7569.83倍超额认购,这一数字在港交所主板史上排名位列第一。截至首日收盘,滴普科技股价达66.80港元/股,涨超150%。
营收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滴普科技作为港股“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及第五家18C特专科技公司,不仅填补了港股该细分赛道的空白,更精准卡位企业级AI爆发前夜的核心入口,稀缺性成为吸引资金的关键内核。
财务数据显示,滴普科技的收入从2022年的1.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3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5.5%。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加速,营收同比大增118.4%至1.32亿元。
公司的盈利质量也在显著提升。2022至2024年,滴普科技的毛利率从29.4%提升至51.9%,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55%。这一数据表明,随着公司业务及技术趋于成熟,解决方案的易用性和适配性带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滴普科技的客户群体也在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为各行业累计283名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覆盖制造、消费零售、医疗以及交通等多个垂直行业。
此外,公司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招股书显示,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307万元,同比飙升191%,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55.3%,已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据悉,本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滴普科技计划将净额按以下用途使用:用于未来五年提升研发能力;用于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用于海外业务扩张;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旨在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巩固技术实力;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Data+AI双轮驱动,构建全栈能力
滴普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在于其“Data+AI双轮驱动”的技术架构。
在数据层,滴普科技打造了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该平台集湖仓一体、实时与离线数据处理、统一治理等多功能于一身。能够对复杂的企业数据进行分词处理,包括将长文本、公式、表格、图纸等进行识别、解析和处理,将其转换为大模型可理解处理的格式。
在AI层,公司推出了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该平台通过监督微调及强化学习,让基础模型结合客户私有数据,形成具备高度理解领域知识及推理决策能力的企业专属模型。
基于这两大技术底座,滴普科技构建了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与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两大核心解决方案。例如通过FastAGI,可将基于FastData训练好的企业模型转化为“AI业务员”,精准处理诸如合规审查、供应链优化等具体业务。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赛道增长确定性强
目前,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赛道正迎来政策红利与产业需求的双重爆发。
政策面上,国家连续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重磅文件。后者明确设定了到2027年重点领域AI应用普及率超70%的量化目标。
市场空间方面,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以收入计,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到58亿元,并预期将在2029年达到527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55.5%。
同时麦肯锡(McKinsey)在2025年的调研数据也指出,目前中国有78%的企业已在至少一个业务职能中部署了AI应用。同时,企业生成式AI的使用率从2023年的55%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75%。
加上当前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仍存在数据质量低、为适应实际业务调整基础模型难度大、大模型人工智能现成应用缺乏等诸多痛点。滴普科技则可凭借“数据治理-模型训练-业务应用”全栈链路,在国内政策红利、全球技术趋势与产业升级需求的三重共振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证国际证券研报表示,大模型下游行业需求爆发式增长趋势具备较高确定性;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呈现由判别式AI应用到大模型AI应用转换趋势;而滴普科技目前已沉淀消费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等行业经验,并验证业务模式的可拓展性。因此,在获得先行者优势的情况下,滴普科技有望以此为突围点,成为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价值爆发中的“绝对赢家”。
对标Palantir:中美企业级AI应用标杆的价值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滴普科技与Palantir的相似性,也是市场对其给予高估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Palantir作为全球大数据与AI平台服务商,近期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截至10月24日收盘,Palantir的市值已达4380亿美元,对应PE(TTM)高达538.84倍。
两者在技术架构上高度趋同。Palantir通过“Foundry(数据底座)+AIP(AI应用)”的技术架构,为客户提供从数据治理到AI应用的全栈能力。滴普科技则构建了“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的类似体系。
商业化路径上,两家公司均采用“灯塔客户辐射”模式。Palantir通过服务大型机构及商业客户(工业)起家,打造行业解决方案后再向同领域其他客户复制。滴普科技也遵循类似的策略,招股书显示,在与一家深圳的领先时尚鞋履公司合作后,四年内便迅速获得了32名消费零售行业新客户。
财务表现方面,Palantir2025年第二季度的美国市场商业收入同比暴涨93%,而滴普科技的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飙升191%,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滴普科技的IPO表现让人回想起当年Palantir在美股的崛起。滴普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后,市场也将持续关注这家“中国版Palantir”的表现。
站在AI爆发的前夜,滴普科技的未来征途充满想象,而资本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